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1964—1979年间引进的油橄榄餐用品种均已开花结果。经对其果实经济性状的测定表明,大部分品种保持了原有的特性,突出特点是果实大、果肉率高。典型的餐用品种有“戈达尔”、“贝拉”、“软阿斯”、“小平果”、“卡蒙·小平果”、“皮肖利”、“坦彩”以及我国选育的“中山_(24)”、“城固_(22)”。这些品种的果实单粒重量为4.58—9.02g;果肉率85.1—89.9%。果肉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可溶性糖类占1.5—8.7%,粗蛋白3.8—11.9%(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630—1280 mg/100g、6种非必需的氨基酸780—2450mg/100g);矿质元素1.7—2.2%(包括Ca、Mg、K、Na、P常量元素和Zn、Mn、Cu、Fe微量元素);以及7.9—15.8%的橄榄油。 研究初步确定了我国油橄榄餐用品种果实的分类标准;不同果实加工产品类型(青果型、黑果型)的适时采收期。  相似文献   
2.
油橄榄果实生长发育及采收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陕西城固油橄榄场主要栽种品种佛奥、城固32、城固22开花结果、果实生长发育、成熟和采收期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城固地区佛奥等品种一般5月下旬至6月初开花。果实生长按增重过程可明显地区分出三个时期:速生生长期、生长缓慢期和最后增重期。果实不同生长期油脂形成积累的速率不同。7月下旬至9月初是果实油脂形成积累最快、最重要的时期,果实含油量的51—56%都是在这个时期(42天)形成的。实践中油橄榄果实的成熟主要是按果面色彩的变化来判断的,而适宜采收期的确定则与果实的成熟和加工用途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油橄榄(Olea europaea L.)56个不同品种果实经济性状的研究,确定了油橄榄典型油用品种。果实含油率(指干果)为40—50%的有25个品种,占总数的44.6%;35—40%的有14个,占25.0%;30—35%的有13个,占23.2%;小于30%的有4个,占7.1%。各品种果实中橄榄油主要由7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达65—78%,它是橄榄油油脂品质好的重要指标。含油率、油酸含量又共同决定油用品种等级。初步认为果实含油率在35%以上,油酸含量高于56%的品种可作为油用栽培品种,并以此拟定为油橄榄油用品种分类标准。这 56个品种中,有35个品种可定为油用品种,其中23个属于优等油用品种,其含油率、油酸含量分别高于40%、65%;12个良好油用品种,含油率、油酸含量均在35—40%、60%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