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4种玉米专用缓释肥对夏玉米的影响。[结果]4种缓释肥处理的增产效果都好于常规施肥,增产幅度为1.O%~24.8%。[结论]效果最好的是芭田复合长效I型缓释肥,比常规施肥增产24.8%。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粪水发酵处理后还田对苜蓿生长和土壤的影响,试验设置了追肥(苜蓿专用配方肥N∶P2O5∶K2O为4∶13∶40)225 kg/hm2、追肥112.5 kg/hm2+粪水360 m3/hm2和只追施粪水360 m3/hm23个处理。结果表明,追肥112.5 kg/hm2+粪水360 m3/hm2处理下,2019、2020年全年苜蓿干草产量分别达到15 506.5和15 548.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追肥112.5 kg/hm2+粪水360 m3/hm2和只追施粪水360 m3/hm2两个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而含盐量则降低。追施粪水360 m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在河北东部平原区生长适应性,筛选出适宜该地区种值的燕麦品种,试验通过田间种植对引进的10个燕麦品种(大富翁、魅力、燕王、贝勒、贝勒Ⅱ、太阳神、科纳、燕王Ⅱ、艾沃、A5S)的生育期、株高、茎叶比、产草量和收获期干草品质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生育期为91~105 d。其中生育期最短的燕麦品种为A5S(生育期为91 d),最长的为贝勒Ⅱ(生育期达105 d)。各品种从分蘖期开始出现明显差别,且分蘖期~蜡熟期各品种间生育时期均有明显差别。不同燕麦品种之间株高差异较大,贝勒Ⅱ、太阳神、艾沃、A5S成熟期株高均超过100 cm,显著高于除贝勒外的其他燕麦品种(P<0.05),4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燕麦品种茎叶比不同,其中艾沃、A5S两个燕麦品种茎叶比显著低于除贝勒外的其他燕麦品种(P<0.05)。参试品种的生长性状在当地的适应性较好,均能成熟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其中艾沃干草产量最高,达到9 972.0 kg/hm2,魅力干草产量仅为7 458.8 kg/hm2...  相似文献   
4.
行为导向教学法,也被称为行动导向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涌现的新思潮。本文通过研究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教师角色转换并论述了行为导向教学对教师自身成长的价值,希望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针对河北省滨海地区夏玉米地土壤耕层变浅、病虫草害严重的问题,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免耕作对照,设置深翻30 cm后旋耕(T1)、深松40 cm后旋耕(T2)、旋耕(T3)3种耕作方式,分析各处理对土壤水分及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T1或T2处理均提高了土壤耕层含水量,其中以深松40 cm后旋耕保墒效果最佳;T1或T2处理均增大了玉米叶面积指数、穗长、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降低了空秆率,其中以播前深松40 cm后旋耕效果最佳。选用的3种耕作措施中,播前先深松40 cm再翻耕的耕作方式最适宜该地区。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育成品种的不断推出,在河北省东部低平原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也随之增多。为了筛选适合该区域种植的抗旱、耐盐、丰产小麦品种,在盐分含量3.26 g/kg的盐碱地上,选用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应用的8个优质旱碱麦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比较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不孕小穗数、不孕小穗率、产量构成因子、产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对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捷麦19和小偃156产量较高、生态适应性强,为适合河北省东部低平原区种植的旱碱麦优选品种,其中捷麦19株高最大,小偃156蛋白质含量最高。在降水量多的地区或年份,可以追求旱碱麦的产量和品质,推荐种植小偃156;反之,则需要种植抗旱性强、产量稳定的捷麦19。  相似文献   
7.
玉米—辣椒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辣椒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7 200 kg/hm2以上,辣椒产量约2 777 kg/hm2,总收入34 500元/hm2以上,较玉米单作增收21 804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提高171%;较辣椒单作增收10 554元/hm2左右,经济效益提高44.0%。玉米—辣椒套作种植,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大区示范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冀东中高肥水农田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基于农业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针对当前河北省农作物害虫识别准确率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sp.NET Core MVC架构的残差神经网络害虫图像识别系统。该系统首先通过移动采集终端和网络图片爬虫收集目标分类图片信息,再使用数据增强技术扩充样本库,得到神经网络训练模型的数据集;然后通过搭建机器学习框架,分别引入ResNet-50、ResNet-101、ResNet-152残差网络模型,对数据集执行训练并验证其准确度;最后将准确度最高的训练结果模型运用至农作物害虫分类服务系统。经验证,该识别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鲁棒性,可为河北省主要农作物虫害提供识别及诊断功能。  相似文献   
9.
金丝小枣园自然生草对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适合河北平原区枣园的生草模式,以金丝小枣园为研究对象,分别设清耕区(CK)、自然生草3年区(T1)、自然生草6年区(T2)3种地面管理模式,研究其对枣果产量、浆烂病和裂果病发病率及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2的平均单果质量比CK增加27.84%,枣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84个百分点,制干率增加5.40个百分点,平均单株产量增加30.67%。裂果率降低9.01个百分点,浆烂率降低12.96个百分点。0~20、2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35.90%和13.78%,碱解氮含量分别增加29.90%和30.99%,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7.15%和24.90%,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3.21%和13.02%。0~20、20~40cm土层容重分别降低了12.88%和17.49%,土壤孔隙度分别增加了18.94、12.02个百分点,0~20、20~40cm土壤pH分别降低了0.26、0.15。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均高于清耕区(CK),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自然生草后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养分含量,提高枣果的产量和品质,且随着生草年限的增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观赏枣盆景     
枣是我国传统的果树种类,适应性极强,耐瘠薄、抗盐碱、易管理,南北方均有栽植。盆栽枣树品种以结果早、果实大、枝形美、株形紧凑者为佳。我国盆景文化源远流长,每年盆景出口量较大。经调查研究,观赏枣盆景在我国尚未得到规模性开发与利用,发展前景看好。一、枣盆景的适栽品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