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枣疯病的重要媒介昆虫——凹缘菱纹叶蝉,在封龙山枣区以成虫在松、柏树上越冬后,于4月中、下旬飞往桑、构树上繁殖一代,5月底第一代成虫飞往枣林,在枣林最多繁殖3代。9月下旬开始,末代成虫飞往松、柏树上越冬。采用手术治疗疯病树和药剂防治媒介昆虫相结合的措施防治枣疯病,3年来效果满意。防治区原有病株21株,挖掉15株重病株,6株轻病株恢复了树势,未增新病株,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均为零,控制住了枣疯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草履蚧(Drosicha coupulenla Kuwana)是柿、核桃的重要害虫,也为害苹果、桃、梨、板栗等果树和杨、柳、香椿等树木。近几年该虫在石家庄市区对悬铃木、紫荆等绿化树危害日益加重。受害重者发芽推迟、树势衰弱,甚至出现大量枯枝,作者于1990-1991年春季对该虫在当地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观察。 活动规律 草履蚧在石家庄市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寄主附近的土缝里、砖石土块下越冬。翌年2月中旬,随气温回升开始出现若虫。孵  相似文献   
3.
为了生产病毒制剂提供大量病原物,本文就影响AciNPV增殖的因素及林间复制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浸叶法接毒感染2—4龄初期幼虫,以便寻找适宜的接毒浓度、虫龄与温度范围。试验证明,接毒的适宜虫龄以4龄初期为最好;接毒浓度以1.1×10~6-1.1×10~7PIB/ml之间为宜,平均幼虫多角体产量为2.42—2.64×10~9PIB/头;增殖的适宜温度在22—27℃之间,温度过高对病毒的增殖不利,为在35℃下增殖则受到抑制。在林间复制时,其喷洒剂量以2.5×10~(10)PIB/亩宜,虫龄以2—3龄占85%左右为好;3—4龄幼虫占85%时,应加大用量1倍。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杨尺蠖核多角体病毒的几种回收方法进行了比较。回收试验表明,以丙酮—乳糖(7.4—8.4%)共沉法回收 AciNPV 的多角体(PIB)是可行的。制备物的最终含量为 4.96×10~(10)PIB/g,回收率平均达 80.5%。生物活性测定证明,回收的新鲜制备物,对3龄初幼虫的致病力是很好的。其 LC_(50) 及其95%的置信限分别为2.84×10~3PIB/ml和 1.70×10~3—4.96×10~3PIB/ml。 使用该程序,可省去昂贵的离心设备,在实验室一般设备的情况下,一次上样1500—3000 g病死虫,仅需 3小时即可获得最终产品。配制的病毒制剂,可用于防治杨尺蠖 30—65ha。大批量生产证明,该流程操作简便,省工省时,一次上样量较大,完全可以替代离心法,回收的成本也很便宜。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fa(Kuwana)]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区和西郊封龙山区,对柿树等果树和悬铃木等行道树造成了严重危害。我们于1990年3月18日,在获鹿县南寨村对草履蚧进行了农药防治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柿树真棉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柿树真棉蚧[Eupulvinaria citricola(Kuwana)]属蚧科真棉蚧属,为害柑桔、柿和木槿,国内未见报道。该虫近年来在河北省石家庄部分地区对柿树为害日趋严重,已成为一种主要害虫。1993~1995年作者在石家庄鹿泉市北寨村,对柿树真棉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1982年以来,我们又相继发现了4种杨柳害虫的核多角体病毒,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 材料 (1)双齿绿刺蛾(Latoia hilarat(Staudinger))病死虫;(2)栎黄枯叶蛾(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 Yang)病死虫;(3)白杨枯叶蛾(Bhima idiota Graeser)病死虫;(4)杨叶蜂(Pristphora sp.)病死虫。  相似文献   
8.
通过利用16种再生资源生产平菇的研究,发现干草,杨树叶,麦秸、花生壳,玉米芯,木屑,玉米秸中作为平茹生产的栽培主料。其中干草,木屑的污染率分别为0.00%和11.80%,子实体的日增长量分别为0.152cm^2和0.117^cm^2,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45.1%和104.6%。  相似文献   
9.
紫胶蚧 Laccifer lacca Kerr 的整个生命过程依靠吸取寄主树内的营养物质渡过的。而不同寄主树种所含的营养物质的成分、含量多少又完全不同,这就直接影响紫胶蚧生长过程的营养成分,间接影响紫胶的产量。所以,紫胶蚧即使生活在同样的气候环境下,但因生活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对其生长发育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对生活周期的长短、雌成虫怀卵量的多少、雌成虫体型的大小、个体泌胶量的多少,均有不同程度的影  相似文献   
10.
胶蚧属一新种及其生物学研究初报(同翅目:胶蚧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1969年自云南省寄生在粗糠柴枝条上的胶蚧属(Laccifer)一新种取名为田胶蚧(Laccifer ruralis sp.n.)。此种长期以来因在外部形态上与紫胶蚧(Laccifer LaccaKerr.)相似,所以一直被误认为两者是同一种,或认为是因为寄主不同或分布不同地区所发生的变异。通过在福建省南靖(同一地区)生长的南岭黄檀(同一寄主)上田胶蚧的生物学观察以及形态方面的比较,我们认为它与紫胶蚧是同域生活的近缘种。现将该新种的形态和生物学介绍如下。新种的正模和副模标本均保存在中同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