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白榆种子园“一优双高”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在优良种源区建立白榆无性系种子园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综合技术,并运用系统科学的原则,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建立了国内外第一个大型白榆种子园。  相似文献   
2.
苦楝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体遗传和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生物统计模糊聚类与电算技术,对全国24个苦楝种源的遗传基因稳定性、生态环境适应性、生长效应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苦楝种内遗传变异性与种源选择的巨大潜力,为苦楝的种源选择选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用Ⅰ—69、Ⅰ—72杨进行造林试验,采用0.5米×0.5米的株行距,3年可生产纸板材;生产造纸材以1.0米×1.5米或1.0米×2.0米株行距为宜.0.306公顷的高密度短周期试验林,3年共投资4321.32元,获纯利6202.67元,是投资的1.44倍。其中株行距0.5米×0.5米,1.0米×1.5米和1.0米×2.0的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2.9、1∶4.7和1∶5.1。  相似文献   
4.
<正> 大官杨系天然杂种,具有生长快、材质好、木纤维质地优良等特点。六十年代初期引进我市后,一般五年成椽,十年成檩、部分成梁,深受群众欢迎。但由于种种原因,大官杨后期生长量下降,易受病虫危害,降低了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1970年,我们借鉴利用小叶杨、美杨伐桩嫁接毛白杨的经验,在大官杨根桩上改接毛白杨,获得成功,后陆续推广改接了20多万株,目前改接的毛白杨生长良好。早期改接的已成材,并采伐利用。经过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嫁接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69、72杨的6个高密度短周期造纸林的试验研究,着重探讨营造不同高密度短周期造纸林的最佳密度,为缓解木浆进口和纸张供需矛盾提供新途径。试验表明高密度短周期造纸林以株行距1×1.5和1×2m高密度造林立木材积生长量最大,效益最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