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重庆市橄揽园内,首次发现油橄榄孔雀斑病原菌另一类型孢子,拟名为“厚膜”孢子。研究认为,它在越冬、越夏病斑上以及人工培养基上出现,是由于外界环境恶劣和营养状况改变时产生的一种过渡性孢子。  相似文献   
2.
亚麻脱胶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将引进的苏联酶制剂及丹麦诺沃亚麻酶用于亚麻脱胶试验,结果表明:加酶脱胶可缩短沤麻时间1/4~2/3,可提高出麻率3~4%。并具有提高纤维质量,消除沤麻水污染的作用,是亚麻脱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油橄榄孔雀斑病危害叶片,也侵害枝条和果实,为一种严重的叶部病害。经考察,全国植株感病率为73.34%,卡林品种居于首位,病株率高达98.58%,病叶率61.11%,病情指数39.08,引起植株大量落叶、枝枯、树体衰败。  相似文献   
4.
油橄榄孔雀斑病侵染循环和流行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4年,油橄榄从国外引种栽培后,1974年初次发现油橄榄孔雀斑病(Spilocaeaoleaginea (cast.)Hugh.),至今在橄榄园内普遍发生。为此,1977—80年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探索的同时,对病害初次侵染、侵染途径、潜育天数,传播方式和流行因素进行了研究,试图为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974年,在重庆油橄榄园初次发生油橄榄孔雀斑病,病原菌为环黑星霉属的Spilocaea oleaginea(Cast.) Hugh.(Cycloconium oleaginum Cast.)。分生孢子梗烧瓶状,基部膨大,颈端有圆柱状环痕,灰褐至深褐色;分生孢子黄褐色,短倒棒状,典型双胞,截形基部,大于20.36×9.33微米。
分生孢子萌发进程较长。在水滴中萌发仅6.48%;1%菊萄糖液滴萌发最高,为57.55%。  相似文献   
6.
油茶花蜜源是秋末冬初重要的蜜源资源,对提高蜂蜜产量和保障越冬蜂有积极的作用;因该蜜源存在对蜜蜂有毒性的物质,可造成成蜂和幼蜂中毒,影响产蜜和蜂群发展。本文针对蜜蜂油茶花蜜中毒的原因、症状、预防与救治方法提供个人经验与见解,供养蜂者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亚麻脱胶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丽珠  王奉喜 《中国麻作》1988,(2):34-36,31
作者将引进的苏联酶制剂及丹麦诺沃亚麻酶用于亚麻脱胶试验,结果表明:加酶脱胶可缩短沤麻时间1/4~2/3,可提高出麻率3~4%。并具有提高纤维质量,消除沤麻水污染的作用,是亚麻脱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当你的双脚离开安逸的温床时,便开创了一条新的创造之路。“人生在世,关键是找准自己的位置。”屠欣辉说,“我1990年从北京后勤学院复员分配到省外贸包装公司进出口一部,做外汇核销。按说工作很不错,可是与同科室的大学生们在一起,我总是觉得自己与他们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1996年公司裁员,我就主动提出下岗。兴许是小时候跟着外公外婆在农村长大的原因,我特喜欢动物,爱养小狗、小鸡,爱种花。所以当我的一个堂弟联系到一个养山东小尾寒羊的项目后,我就主动接了下来。”“开始在无极老家养羊,可是,一个农科…  相似文献   
9.
在重庆地区,油橄榄孔雀斑病危害日趋严重,引起植株大量落叶、枝枯,以致树势衰弱,丧失结果能力,已成为影响油橄榄丰产高产和发展生产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此,1978—80年对油橄榄孔雀斑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萌发进程、温度范围和年周期消长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本病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