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1.
为了解造林密度对西南桦人工林生长规律的影响,采用解析木分析其生长动态,丰富人工林相关资料及提供抚育经营的依据。在云南普洱市江城县,对不同非均匀密度控制(2 m×2 m×5 m, 2 m×3 m×5 m, 3 m×3 m×5 m, 2 m×2 m×10 m)造林的21 a生西南桦人工林进行调查基础上,基于每木检尺选择的12株标准木,分析不同造林密度的林木最优生长模型。林龄21 a时,不同造林密度的西南桦林木的平均去皮胸径、树高和去皮材积分别为16.8~17.5 cm, 26.70~28.00 m和0.274 3~0.333 8 m3,林木尚处于旺盛的生长阶段。林龄为9~12,9~11,8~15 a期间分别是不同密度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化的高峰,此时,密度对材积总生长量具有显著性(P=0.025~0.046<0.05)或极显著性(P=0.001~0.006<0.01)差异影响。4种造林密度下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年龄的最优生长模型以Richards模型和Gompertz模型为主,其中,Richards模型可用于其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赤霉素(gibberellin,GA3)和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溶液浸种结合基质施缓释肥的组合对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其针叶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为短期内培育无蹲苗期壮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15年生的1.5轮实生种子园采集云南松种子,采用L9(34)正交试验,开展不同质量浓度GA3(0.1,0.2和0.3 g/L)和COS(1,3和5 g/L)溶液浸种结合基质施缓释肥(0.5,1.0和1.5 kg/m3)的育苗试验,以不浸种和不施肥的处理作为对照。在苗龄70,110和140 d时,测定苗木地径和苗高生长量,并于苗龄140 d时测定其针叶光合色素含量,筛选促进苗高生长的无蹲苗期壮苗培育的最优组合。【结果】苗龄70,110和140 d时,各处理组合的苗木地径分别为0.9~1.1,1.1~1.5和1.9~2.3 mm,苗高分别为3.5~5.0,7.3~9.6和8.7~12.0 cm,对照地径分别为1.0,1.1和2.1 mm,苗高分别为3.7,7.0和9.2 cm;苗龄140 d时,各处理组合苗木针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43~0.67,0.19~0.27,0.62~0.94和0.08~0.13 mg/g,对照上述色素含量分别为0.52,0.20,0.72和0.10 mg/g;各处理组合间以上指标均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除苗龄140 d时影响苗木地径生长的主导因子是COS外,其他苗龄阶段影响各指标的主导因子均为基质施缓释肥。【结论】外源激素和养分浸种结合基质施缓释肥可促进云南松苗木生长及其针叶光合色素的积累;无蹲苗期的云南松壮苗培育以促进苗高生长为主,0.2 g/L GA3和1 g/L COS浸种结合基质施1.0 kg/m3缓释肥的组合,在110 d时即可培育出苗高达到出圃要求的无蹲苗期壮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外源激素和养分溶液浸种对君迁子(Diospyros lotus)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开展不同浓度赤霉素(GA3)、吲哚丁酸(IBA)和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的浸种试验.结果显示,君迁子种子发芽持续38天;各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均值分别为11.11%~82.78%、5.00%~52.78%、14.70~30.95天和0.22~4.40粒/天,处理间各指标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T1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CK;处理2~9的各指标均表现较好.GA3和IBA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各发芽指标的主导因子.极差分析结果显示,GA3、IBA和KH2PO4分别为0.15 g/L、0.45 g/L和0.50%,分别浸种2、2和6 h,可提高君迁子种子的发芽性状.外源激素与养分溶液浸种处理可促进君迁子种子发芽,可应用于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GA3和COS溶液浸种和缓释肥对云南松种子发芽和成苗的影响,提供云南松苗木培育的种子发芽及其播种量计算,以及基质施肥的科学依据和参考。采用L9(34)正交设计,开展GA3和COS溶液浸种及基质施缓释肥对云南松种子发芽性状、苗木保存率和种子成苗率的影响试验研究。处理组合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时间和发芽指数分别为79.0%~88.3%、21.3%~61.0%、17.1~19.4d和2.5~2.8粒/d,处理组合间的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时间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影响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主导因子是COS和基质施缓释肥的交互作用,影响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时间的则是基质施缓释肥。缓释肥的3种施肥量对种子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时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处理组合的苗木保存率和种子成苗率分别为91.3%~95.8%和73.3%~82.3%,处理组合间苗木保存率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影响苗木保存率的主导因子是基质施缓释肥,COS及COS和基质施缓释肥的交互作用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