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4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产于加拿大9个种源的扭叶松种子育苗,在湖北恩施的建始县国有高岩子林场的十字坪、姚家坡进行了扭叶松不同种源地、不同种源的植苗造林试验。其幼树期的试验结果表明:扭叶松能适应两地的环境条件,植苗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达91.3%~100%;对14年生的试验林进行高、径生长分析,扭叶松的树高生长和胸径生长受种源、造林地点的影响极显著;种源与造林地点对树高生长的交互作用极显著。进一步对树高进行单点分析,参试的9个种源,在十字坪试点,10577、26230、25730、27084、28476、14726、26153七个种源的树高生长极显著高于25801、25803两个种源,且7个种源两两间差异不显著;姚家坡试点10577种源的树高生长极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其下依次是28476、26153、26730、27084、14726五个种源。胸径生长在种源间的极显著差异缘于10577种源与25803、25801种源间的差异,其他任意两种源间的胸径生长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张应团 《林业科技》2002,27(3):15-20
调查和统计表明,鄂西南地区有野生藤木植物346种(含种下等级),隶属29科74属,在此基础上,将藤木植物分为缠绕攀援型、卷须攀援型、吸附攀援型、钩刺攀援型和葡匐型五大类,并分析评价了藤木植物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两种基质栽培狭叶四照花一年生幼苗,结果表明苗木的株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有明显差异,且持续表现在二年生、三年生的苗木生长上.两种处理的苗木其苗高和地径以及生物量在当年差异最大,以后差距逐渐缩小.圃地苗的一年生和三年生苗木生物总量远高于沙床苗.一年生苗的茎生物量在营养器官中所占比例最低,而三年生苗茎的生物量所占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4.
张应团 《特产研究》2003,25(1):45-49
通过调查恩施的花椒属植物资源,对该地区花椒属植物资源分布情况、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井提出了建立系统的花椒属植物资源研究计划,进行定向栽培和定向开发利用花椒属植物的观点及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建始县长岭岗林场引种栽培的12年生日本落叶松标准木干缩性能指标,并分析了来自两个样地的20株样木株同差异,其结果表明:干缩性能指标问差异不显著;径向全干干缩率为4.64,弦向全干干缩率为6.81,体积全干干缩率为10.81。全干差畀干缩为1.47;径向气干干缩率为2.41,弦向气干干缩率为3.93,体积气干干缩率为6.59,气干差异干缩为1.63。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日本落叶松的栽培与木材利用中的有关问题和新旧标准下测定的干缩性能指标的换算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柳杉木材干缩性能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长岭岗林场不同立地条件下23a生柳杉人工林的木材干缩性能指标,进行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指标的差异性的F检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柳杉全干径向干缩率和全干体积干缩率存在显著差异(0=0.05),立地对全干弦向干缩率、差异干缩以及气干干缩指标影响不显著;土层较厚,柳杉干缩率越高,差异干缩则越低。得出了该场柳杉林分木材干缩性能指标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易咏梅  张应团  李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33-2033,204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对1年生狭叶四照花苗高、地径生长量与气候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其苗高、地径净生长量的主导因子分别是旬平均气温和旬降水量。  相似文献   
8.
相较于低海拔地区,全国高山茭白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水平均处于落后状态.为了解武陵山区高山茭白的产业发展,以湖北恩施地区为例,从气候、地理、品质、市场潜力等方面,分析地处武陵山区的恩施发展高山茭白的优势、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提出武陵山区全面发展高山茭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在恩施高山地区引种栽培茭白优良品种,对适生性强的7个品种,进一步筛选优良类型,比较各品种优选类型的生长、产量、外观品质,以及还原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叶鞘长、叶长、株高、叶宽差异不显著,茎粗和有效分蘗数差异显著;肉茭长、肉茭直径、壳茭质量和肉茭质量、平均产量均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差异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鄂茭2号6号株系、浙茭6号、浙茭2号、秋玉和丽茭1号均表现出较好的外观品质。综合产量、品质和成熟期的影响,鄂茭2号6号株系综合效益最好,具有产量高、品质好、上市早的特点,其次是秋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