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分析了大小比数在反映林分优势度方面的不足,由此提出了径阶大小分化度,该指数采用参照木与邻近木的径阶差作为计测变量来度量参照木与其邻近木大小分化的具体差异程度,是对大小比数和大小分化度的沿用和改进。径阶大小分化度既能准确描述参照木与各邻近木之间的大小分化,也能反映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势度,使用结果表明:是一种较好的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的新指数。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白马雪山保护区内不同生活型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沿海拔的分布规律,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设置的7块样地(2300~3500 m)内的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7块样地中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45种,隶属于52科,87属.2)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先...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内24年生杉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胸径加权Voronoi图确定各中心木的邻近木,计算混交度、大小比数、聚集指数、林层指数和开敞度5个空间结构指数,全面分析了该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21,为弱度混交,树种空间隔离程度较低;2)林分平均大小比数为0.58,林分胸径大小分化不太明显,处于中等竞争状态;3)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06,林木总体上处于由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演替的过渡阶段;4)林分平均林层指数为0.24,林木在垂直空间上配置较为简单;5)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23,林木生长空间不足。  相似文献   
4.
基于Voronoi图的杉木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福寿国有林场24 年生杉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Voronoi 图确定林分基本空间结构单元,确立各中 心木的邻近木,计算混交度、大小比数、聚集指数和林层指数,量化分析了群落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 群落内共存在9 种不同大小的空间结构单元,其中以1 株中心木与5 株邻近木的形式最为常见;2)林分平均混交 度为0.23,为弱度混交,不同树种间的相互隔离程度较低,空间配置较为简单;3)林木大小比数分布存在波动性变 化,乔木层树种稳定性大;4)林分平均聚集指数为1.01,林木水平分布格局正处于由团状分布向随机分布演替的过 渡阶段;5)林分平均林层指数为0.23,林木垂直方向上分层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5.
考虑k阶邻近林木的混交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混交度不能区分单一树种在不同行间混交方式中的隔离程度问题,提出考虑 k阶邻近林木的混交度( M k)。【方法】依据地物的邻近关系对空间进行剖分,以单株木视为平面点构建 Voronoi图,基于Voronoi图建立对象木的k阶邻近关系。当k取1时,M k 与其他混交度的计算公式及计算结果完全一样;当k取2或更大值时,Mk 采用1/k加权,与 Mg,Mv,Mp 和 Mc 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以湖南福寿林场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为了进行空间结构优化与调整,在幼龄林林分内补植了观光木和鹅掌楸,采取成片补植与2个树种交叉补植2种不同的空间配置补植方案,对比分析5种不同的混交度(Mg,Mv,Mp,Mc 和Mk)。【结果】在“1+n”空间结构单元中,Mg 和 Mp 不能区分观光木和鹅掌楸补植树种在不同补植方案中的混交度,其中 Mg 2种补植树种的混交度均为1,Mp 2种补植树种的混交度均为0.539; Mv 与 Mc能够区分不同补植方案杉木林的混交度,成片补植方案中杉木的混交度依次为0.027和0.039,交叉补植方案中杉木的混交度为0.043和0.045,但不能区分补植树种的单木混交度。考虑 k阶邻近林木的混交度把空间结构单元从“1+n”扩展到“1+n1+n2+…+ nk”,本文 k取2,即空间结构单元为“1+n1+n2”,Mk 能够区分2种补植方案杉木林与补植树种的混交度,使用 Mg 的计算方法(Mkg),Mkg在成片补植方案中杉木、观光木和鹅掌楸的混交度为0.098,0.641,0.645,Mkg在交叉补植方案中杉木、观光木和鹅掌楸的混交度为0.101,0.652,0.655,交叉补植方案中杉木、观光木和鹅掌楸的混交度均大于成片补植方案中的混交度,使用 Mkv,Mkp,Mkc计算方法,能够得到同样的规律。【结论】本文提出考虑 k 阶邻近林木的混交度 Mk,其空间结构单元为“1+n1+n2+…+ nk”,空间结构单元的形式更多样,但混交度的计算更加复杂,区分度也更高,提高了单一树种混交度的区分度,能够解决1阶邻近不能区分的混交方式,可反映单木与林分的实际混交状况,为空间结构优化与调整时准确量化混交度提供了理论依据,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森林群落中树种相互隔离状况。  相似文献   
6.
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文化等多项功能,以湖南省福寿林场杉木生态公益林9个固定样地林分空间结构的实测数据,采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对比分析了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杉木幼龄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19,为0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的中间状态,杉木中龄林和成熟林的平均混交度为0.09和0.04,接近0度混交状态,3个龄组杉木林的林分混交度都偏低,林分稳定性差;杉木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的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51,0.52和0.52,接近中庸状态,说明林木个体差异不大,林木分化不严重;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37,0.35和0.34,为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的中间状态,不是理想的林木水平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13年生杉木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林分大小比数和径阶大小分化度,验证了径阶大小分化度的表达方法。以林木位置坐标数据生成Voronoi图,由此确定参照木的空间结构单元,计算林分大小比数和径阶大小分化度。利用SPSS软件对各样地大小比数和径阶大小分化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寻找能够更好表征林分空间结构的竞争指数。结果表明:相关性回归分析所得的各样地大小比数和径阶大小分化度之间平均相关系数R为0.831,相关性达显著水平,认为径阶大小分化度与大小比数有强的相关性。径阶大小分化度能够更好地反映林分竞争情况,是一种有效地描述林分空间结构的指数。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林业工程凭借调节生态平衡、优化自然环境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山东为林业大省,为深入实施全省造林绿化“十大工程”,大力推动“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于2019年投资4.69亿元进行森林生态康复工作,推进全省林业高质量发展。“育、护、防、促”是山东省森林生态保护的主要出发点,其中,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防”的关键工作内容。林业有害生物的出现受气候异常、营造大面积纯林和不够先进的有害生物监测技术等影响。对林业有害生物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概述,从森林生态康复视角出发,探讨落实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策略,使森林充分发挥生态保护作用,防风固沙,优化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9.
核桃树在生长过程中,受到多种病虫的侵染危害,尤其是蛀干害虫对核桃树的危害最为普遍,蛀干害虫具有隐蔽性强、发现难的特点,防治起来十分困难,且效果不甚理想。蛀虫蛀食树木主干和枝条,阻碍营养物质在树体内传导输送,导致树木长势越来越差,树叶也出现早落现象,严重发生时引起核桃树木死亡,核桃园几近毁灭。详细分析了蛀干害虫发生的原因及危害规律,提出了具体、有效、可操作的治理措施,以期为果农防治蛀干害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