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本文记载东北地区产葱属植物共计24种2变种1变型,报道其中11种的染色体数目,并对一些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红松烂皮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余年来,在吉林省廷边地区普遍发生的红松烂皮病是由Cenangiumabietis (Pers Duby)侵染所致。该菌为弱寄生菌,以未成熟的子囊盘及菌丝在病皮上越冬。菌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PH值为4.0,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PH值5.5,散光培养30~60天可产生性孢子器和性孢子。在离体水培枝上接种后4~6个月产生子囊盘。6月中、下旬为孢子主要传播时期。多雨,长期高湿,纯林密度大,通风不良是主要发病诱因。营造混交林,及时间伐抚育,合理修枝,保持林内卫生,通风状况,辅以1%氢氧化钠加25%石灰水或10%百菌清油剂加松焦油1:1,进行病部涂药具有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红松烂皮流脂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烂皮病是近年来发现的新病害。主要危害红松人工幼林,造成干部烂皮和枯枝,轻者影响林木生长,重致全株枯死。目前延边各地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对红松人工林的调查和分析,证明粗皮红松对多种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而细皮红松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均明显高于粗皮红松。因此,应多培育和营造粗皮红松。对现有林应通过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使粗、细皮红松的比例达到3:2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红松人工林的调查和分析,证明粗皮红松对多种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而细皮红松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均明显高于粗皮红松。因此,应多培育和营造粗皮红松。对现有林应通过抚育间伐调整林分结构,使粗、细皮红松的比例达到3:2以上。  相似文献   
6.
应用物理机械方法防治森林害虫,近年来已在延边地区得到重视与应用。根据昆虫的趋光习性,过去我们通常使用普通黑光  相似文献   
7.
人工挂巢招引山雀效果及其控制虫害功能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人工招引益鸟各地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场地处长白山区,虽然植被面貌较我省中西部地区稍好,但由于大面积人工纯林日益增加,给森林鸟类的栖息、繁殖带来了困难:而森林害虫却日趋增多。为了控制害虫的发生,我们于1984年开始在寒葱岭、新开岭、柞木台、王牛沟林场落叶松人工林中、挂巢箱招引益鸟,收到了较好效果。1984—1985两年共挂巢箱3000个,挂巢林地面积达10,500亩。巢箱种类主要采取山雀式和椋鸟式两种,规格如表1  相似文献   
9.
红松是培育大径优质用材林木的主要更新、造林树种。五十年代以来,敦化市营造的3万多亩红松林,现已郁闭成林,成为重要后备森林资源。但自1979年以来,已由部分林分中零星单株的发生红松疱锈病,蔓延为成片的病区。据1983年调查,敦化市红松疱锈总发病面积达24,805亩,平均发病率为8.3%。该病在寒葱岭林场为害最重,其发病率为29.1%,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