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2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平原小麦生长季氮肥减施依据与基准简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权威统计资料和农户调查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华北平原区小麦季农田氮肥的施用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华北平原区小麦生长季氮肥减量施用基准参考值为(300±30)kg/hm2。在此基础上进行氮肥的减量、替代技术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连续2 a(2018—2019、2019—2020)以单施化肥(CK-F)为对照,研究牛粪秸秆堆肥6 000(M1-20%F)、9 000(M2-20%F)kg/hm2施用量下,小麦、玉米两季替代20%全量化肥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轮作第1年,M1-20%F、M2-20%F处理小麦分别增产0.52%、13.90%,玉米分别增产17.65%、50.28%。轮作第2年,替代处理小麦产量略有下降;M1-20%F处理玉米产量略有下降,M2-20%F处理玉米增产8.21%。替代处理耕层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M2-20%F处理在玉米成熟期增加趋势明显;土壤全钾含量有增加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玉米季成熟期总体上增加,在小麦第1季成熟期增加,第2季成熟期略有下降。与各处理当季播种时耕层养分含量相比,所有处理耕层土壤全氮含量小麦第1季成熟期均减少,第2季均增加;M1-20%F处理玉米季全氮含量减少,M2-20%F处理增加。耕层土壤全磷、全钾、有机质含量小麦第1季成熟期增加,第2季减少;玉米第2季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均增加。轮作第1年,与各处理对应轮作系...  相似文献   
3.
简要概述油渍地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即利用植物-微生物修复能有效清理和分解土壤中的油渍,通过植物及根际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累积、挥发、根滤、降解和稳定等作用,净化环境,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4.
平菇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3个平菇栽培菌株和11个野生菌株为材料,通过子实体颜色差异初步分类,采用拮抗法和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颜色差异较大的菌株,拮抗试验差异显著;通过拮抗法将54个菌株分为32个差异菌株;通过ITS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将54个菌株聚为2个大类,2个大类遗传关系相对较远、独立进化,最终将54个菌株鉴定为36个差异菌株;拮抗试验结果与ITS序列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第Ⅵ—Ⅸ组有较大差异。因此,拮抗试验结合ITS序列分析法可作为菌种鉴定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以往粘虫生命表调查中存在的问題,从改进调查方法入手,采用隔离小区分龄期追踪调查死亡过程,试验校正漏查,并辅以天敌捕食作用的实验评价和血清学鉴定,组建麦田一代粘虫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生命表分析得出:影响种群数量年间变动的关键因子为温湿气候因子和中华卵索线虫的寄生;进而摸拟制定出种群数量的最优预测模型。由实验种群研究得出:粘虫具较高的内禀增殖力,在适宜条件下易造成暴发性为害。  相似文献   
6.
信阳毛尖不同茶树品种鲜叶养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阳毛尖不同产区(信阳浉河区、平桥区、光山县)、不同茶树品种[信阳种(XYZ)、乌牛早(WNZ)、福鼎大白茶(FDD)、白毫早(BHZ)]春茶(第1次、第2次)和夏茶(第3次)鲜叶样中养分(N、P、K、S、Ca、Mg)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次(磷、钾)、第2次(钾、钙、镁、硫)、第3次(氮、镁)鲜叶样养分含量测定中,XYZ、WNZ、FDD、BHZ 4个茶树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品种茶树间同一种养分含量在最高值和最低值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春茶第1次茶鲜叶样中,磷、钾含量以WNZ最高(P 0.66%、K 2.17%),FDD最低(P 0.52%、K 1.72%);夏茶鲜叶样中,FDD茶树鲜叶样N含量(6.40%)最高、Mg含量(0.19%)最低;WNZ中N含量(4.56%)最低、Mg含量(0.22%)最高。此外,不同茶树品种鲜叶样中N、P、K、Ca含量随着采茶次数增加整体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发展迅速,但病害的发生影响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重点对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鸡腿菇、草菇、猴头、毛木耳等大宗品种的菌丝体病害、子实体病害进行调查,并提出综合防控指建议。  相似文献   
8.
引进和收集12个毛木耳品种,采用河南地区常用的培养料配方、栽培方式,通过比较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出菇早晚、产量、生物学效率等指标,筛选出高产优质菌株。结果表明:‘川耳5号’出菌丝长势好、出耳早、产量高,鲜耳、干耳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187%、14.2%,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闹产优质高效农业要注意解决的五个问题,以市场为经营方式,强化信息传递职能,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节地型种植业,节粮型养殖业和农业型加工业;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瞳农业产业化道路;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实行必要的扶持和保护政策;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素质的道路,使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粉垄耕作对潮土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了新型耕作方式——粉垄耕作对旱地潮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从农作制度的改进上破解粮食增产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设旋耕(12~16cm,CK)和粉垄耕作(FL1:20~30 cm,FL2:30~40 cm)3个处理。结果表明,粉垄耕作能够增加小麦的穗粒数和产量。FL1、FL2处理的群体数分别为730.6万茎/hm2、761.4万茎/hm2,分别比CK(683.9万茎/hm2)显著增加46.7万茎/hm2、77.5万茎/hm2。FL1、FL2处理的小麦穗粒数均为31.2粒,比CK(26.8粒)极显著增加4.4粒。FL1、FL2处理能增强旗叶的光合性能,小麦旗叶的SPAD值分别为51.3、46.7,均极显著高于CK(20.2)。FL1(8 137.6 kg/hm2)、FL2(8 481.2 kg/hm2)处理的小麦产量均显著高于CK(6 518.5 kg/hm2),分别比CK增产24.8%、3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