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福建哺乳动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综合收集福建哺乳动物相关研究记载,重新整理了福建哺乳动物种类名录,并对其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有哺乳动物147种(含亚种,下同),其中海洋哺乳动物27种,隶属2目7科16属;陆栖哺乳动物120种,隶属于8目27科70属;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2种。福建的海洋哺乳动物分布类型以外洋型为主(20种),沿岸型(4种)和河海型(3亚种)较少;生态类型以温水种最多(12种),广温种(7种)和暖水种(6种)其次,冷水种最少(2种)。陆栖哺乳动物中东洋界种类90种,古北界种类20种,国内广布种10种,体现出较高的南北类群渗透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人工授精法以美洲虎鲷鱼(Heros managuense)为母本,彩鲷鱼(Cichiasoma trimaculatum)为父本,获得了能正常发育的杂交F1代。以肾细胞作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Howell的方法(银染)和Sumner的方法(C-带),制作染色体标本。首次报道了彩鲷和美洲虎鲷及杂交F1代的核型及银染和C-带。结果表明:美洲虎鲷染色体数目为2n=48, 核型公式为2n=2m+6sm+28st+12t,染色体臂数NF=56,Ag-NORs的数目为2,出现在sm2染色体的短臂末端,所有的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显示出一个深浅不同的C-带,C-带类型为着丝粒型C-带.彩鲷鱼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2m+8sm+26st+12t.,NF=58。在st7型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出现银染位点,C-带类型多为着丝粒型,有2条染色体st9和st13为整臂深染型C带。F1代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n=2m+8sm+26st+12t,染色体臂数NF=58。银染点位于sm2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多数染色体为着丝粒C-带,未发现有异形性染色体。比较分析,杂交后代是遗传双亲的染色体的特点,而不是雌核发育。  相似文献   
3.
以彩鲷(Cichiasoma trmaculatum)为父本、美洲虎鲷(Heros managuense)为母本,通过人工授精方法获得了能正常发育的杂交F1代.以肾细胞作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Howell的方法(银染)和Sumner的方法(c-带).制作染色体标本.结果表明:彩鲷的染色体数目2n=48,核型公式为2n=2m+8sm+26st+12t.染色体臂数NF=58,在st,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出现2个银染位点,C-带多为着丝粒型,有2条染色体st9和S13,为整臂深染型C-带;美洲虎鲷的染色体数目2n=48.核型公式为2n=2m+6sm+28st+12t,NF=56,在sm2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出现2个银染位点.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均显示出深浅不同的c-带,C-带为着丝粒型;杂交F1代的染色体数目2n=48,核型公式为2n=2m+8sm+26st+12t,NF=58,在sm2染色体的短臂末端出现2个银染点,多数染色体具着丝粒c-带.未发现有异形性染色体.比较分析,杂交F1代的染色体数日及多数染色体具有着丝粒C-带的特点与父母本相同,染色体臂数与父本一致,银染位点与母本相同,这显示杂种F1遗传了双亲的染色体特点,而非雌核发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