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继增 《农家致富》2005,(12):52-52
合成纤维不怕虫蛀.所以存放这类衣服不必放樟脑丸,更不能放卫生球。因为卫生球是一种极易挥发的有机溶剂,能与合成纤维中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衣料受损,或者降低纤维强度,或者把化纤织物溶化成一个个细小的孔洞。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2005年1月,在兴隆山麻家寺保护站的6种生境(灌木、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农田和人工林)中共记录鸟类25种。鸟类物种总数以灌丛和人工林最高,均为15种。阔叶林最低,为10种。鸟类多样性最高的是灌丛,最低的是阔叶林。各种生境中的鸟类组成和优势物种差异较大,建议每种生境均保持一定面积,以便保护鸟类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1999年 1 1月中旬 ,调查蒜田病虫越冬基数时 ,在城关镇小潘庄、刘集乡大冉庄蒜田内均发现大蒜须根根尖上有畸形肿大现象 ,以前从未见过。今年 3月上旬 ,在官渡镇吴庄、大孟乡茶庵村蒜田内再次见到该症状 ,于是 ,拔些带土的蒜株 ,经室内剖根观察及病株根际土样冲洗测定 ,确认有根结线虫为害。据报道 ,根结线虫主要为害禾本科、葫芦科、豆科、茄科、伞形花科、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蔬菜及杂草 ,极少为害百合科。目前 ,国内有关根结线虫为害大蒜的报道资料甚少 ,在中牟县尚属首例。据田间观察 ,根结线虫为害大蒜时呈点片发生 ,主要为害大蒜须根…  相似文献   
4.
中牟是农业大县,地处郑、卞之间.土地面积1416.6km^2.耕地6.13万hm^2,2003年农业部认定的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也是河南省大蒜、西瓜、蔬菜、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生猪、奶牛、淡水鱼等十大出口创汇基地。尤其是大蒜、西瓜以其种植规模大、产量高、品质优、销路广而名扬全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种植、优质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氮磷钾锌配施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氮磷钾锌不同配方施肥对夏玉米生长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配施适量微肥锌促进玉米生长发育,穗粒数、千粒重明显提高,穗粒数显著增加,可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N、P2O5、K2O及Zn的施用量分别以404.78、376.21、100.01、23.82kg/667m2为宜,产量高达11622.50kg/hm2,比对照高4955.75kg/hm2,增产74.34%。  相似文献   
6.
中牟县种植大蒜历史悠久,所产大蒜有品质好,个头大,蒜皮白,味鲜等优点,被国家定名为地理性标志产品。大蒜在砂壤土质上生长表现最佳,它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因为大蒜根系短,分布范围小,弦线状根系,无根毛或少根毛,吸收能力弱,所以必须保证土质  相似文献   
7.
中牟县土地平坦,全县耕地面积92.3万亩,其中大蒜种植面积35万亩,蒜茬地土壤肥沃,生产潜力较大。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改进种植模式,总结出蒜茬地种植中科四号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中牟蒜农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小麦全蚀病,又名根腐病、黑脚病,此病最早在山东省境内发生传播,2006年河南也有零星发生的现象。1小麦全蚀病的病原及发病特征小麦全蚀病是由真菌的子囊菌亚门的禾顶壳菌侵染造成,病菌的越夏场所是麦茬。夏玉米根部及混杂的麦糠、场土、种子的病残组织、土壤中的病残体等是病菌的主要来源,带菌的粪肥传病是发病面积激增的原因,种子上附带的病菌是远距离传播到新区的主要来源。小麦播种后,菌丝体从胚芽鞘侵入,病菌侵染部位是小麦根部和茎基部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以其产量高、效益好、反季节,市场供应周期长而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在我区已广泛栽培,亩效益超两万元.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来源与选育经过 (一)育种目标 以培育早熟、高产、高糖、耐贮运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西瓜新品种为育种目标来选育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