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天牛科昆虫是危害严重的林业害虫,给林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昆虫信息化合物的鉴定及应用,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已从100多种天牛科物种中鉴定出信息化合物质,天牛亚科(Cerambycinae)、沟胫天牛亚科(Lamiinae)和椎天牛亚科(Spondylidinae)鉴定出雄性天牛的聚集信息素组分,花天牛亚科(Lepturinae)和锯天牛亚科(Prioninae)物种主要是鉴定出雌性天牛释放性的性信息素组分。这些信息素组分在不同亚科、不同属和种之间重叠率高,同一种组分可以在多种天牛物种中发挥作用,调节昆虫行为活动的信息化学物质在害虫治理中具有应用潜力和广阔的前景。对国内外已研究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进行系统分析,可为今后鉴定新的天牛科信息素组分提供依据,加快我国天牛科信息素组分鉴定和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2.
3.
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是一种严重危害珍贵树种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的食叶害虫。该研究采用吸附法、溶剂提取法、腺体直接进样法等3种方法获得性信息素的粗提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吸附法的粗提物有87个物质峰,性信息素疑似物2种,分别为Z8-12:OH和E8,E10-12:OH;溶剂提取法的粗提物有163个物质峰,性信息素疑似物2种,分别为Z8-12:OH和Z7-12:Ac;腺体直接进样法没有从其样本分析出黄野螟性信息素的疑似成分。试验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黄野螟性信息素组分提取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