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西藏林芝地区玉米地膜与露地栽培主要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种植方式都表现为果穗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大。在玉米地膜栽培条件下,果穗重、单株绿叶面积对其产量影响较大,株高、秃顶长对其产量影响较小;在玉米露天栽培条件下,百粒重、果穗重对其产量影响较大,秃顶长、单株绿叶面积对其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干旱半干旱区5种典型灌木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干旱下的盆栽试验,通过对比5种灌木叶片中的生理特性及解剖结构的变化,对其进行抗旱性能分析与评价。设充分供水(CK,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90%~95%),轻度干旱(LS,70%~75%),中度干旱(MS,50%~55%为),重度干旱(HS,30%~35%)。结果表明:(1)各树种生理特性对不同水分梯度的响应各异,其中各水分条件下砂生槐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树种(P<0.05),中度干旱时其分别是香柏、醉鱼草、江孜沙棘和细叶小红柳的3.1、5.3、6.0、10.5倍;细叶小红柳和香柏的叶绿素质量分数较另外3个树种较低,醉鱼草在中度干旱时叶绿素质量分数达到1.95 mg/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中、重度干旱会增加细叶小红柳、江孜沙棘、砂生槐及醉鱼草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2)不同水分条件下各灌木树种气孔密度存在差异,细叶小红柳气孔密度在轻度干旱下最大;江孜沙棘气孔密度在充分供水、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时较大,重度干旱时显著小于其余3个水分条件(P<0.05);香柏气孔密度在轻度干旱时最大;砂生...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获得的统计数据,考虑资源基础、生产要素、农业产出、农业效益、农业生产结构、相关产业(或行业)支持和农业发展环境7个方面因素,建立了包含30个指标的西藏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调查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西藏7个地市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和讨论。研究显示:西藏各地市农业发展不均衡,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处"一江两河"的拉萨、日喀则及臧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的林芝农业竞争力较高,藏东的昌都和藏南的山南具有中等农业竞争力,而地处藏北的那曲和西部的阿里农业竞争力较弱。本研究可为了解西藏各地市农业发展的实际水平提供客观依据,对促进西藏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西藏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梯度间3种花色杂色钟报春为试材,采用野外采样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海拔对花特征和繁殖分配的影响,以期探讨不同花色杂色钟报春繁殖策略对海拔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紫色居群的茎分配随着海拔的升高显著地降低。3种花色杂色钟报春的叶分配呈增加趋势,花分配呈减少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5个花特征参数(总花数、单花面积、单花质量、花展示面积、繁殖投入)随着海拔的升高在3种花色中变化趋势不同,但表现均不显著。繁殖分配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呈不显著的减少趋势。3种花色的总花数、繁殖投入和白色类型的花展示面积与个体大小呈显著正相关。海拔和个体大小共同对总花数(白色类型)和繁殖投入(紫色类型)产生影响,而对其它个体大小依赖的繁殖组分没有显著影响;繁殖分配与个体大小呈负相关,但在一些海拔梯度上不显著。总之,海拔并不是影响杂色钟报春花特征和繁殖分配的唯一因子。不同花色的繁殖策略并不完全相同,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西藏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藏川杨和北京杨树干液流的干湿季变化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地区造林树种选择和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于2015年旱季和雨季在西藏拉萨半干旱河谷对藏川杨和北京杨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并同步测定太阳辐射(Q)、空气温度(T_a)、土壤含水量(SWC)、饱和蒸气压亏缺(VPD)等环境因子。【结果】1)拉萨河谷区主要气象因子在旱季和雨季存在较大差异,雨季的Q、T_a、SWC、VPD等均高于旱季,主要气象因子的平均值为雨季的60%左右。2)藏川杨和北京杨的树干液流日变化表现出昼高夜低的规律,二者在雨季的日变化为多峰曲线,旱季为单峰曲线。旱季和雨季藏川杨液流速率均显著大于北京杨,北京杨液流密度在旱季和雨季相比藏川杨的液流密度分别下降71%和58%;相比雨季的液流密度,2种杨树的液流密度在旱季分别下降65%和76%。3)在旱季和雨季,主要环境因子Q和VPD与2种杨树树干液流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且Q和VPD的日变化与2种杨树的液流速率日变化之间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Q和VPD对北京杨树干液流的影响小于对藏川杨树干液流的影响。【结论】在拉萨河谷区旱季和雨季较大气候差异的环境下,藏川杨和北京杨树干液流速率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昼夜节律。但2树种树干液流在峰值、日平均值、启动时间以及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尤为显著,藏川杨作为乡土树种显示出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计算的“木桶原理”或权重因素,在建立生态旅游环境容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沟景区的调查数据,建立或修改完善了自然条件方面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对相关指标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目前植被、道路交通、服务设施等是景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藉此提出了提高植被、停车场、住宿设施环境容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