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指出了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建设,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和积极进展,但同时我国国家公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如环境资源保护及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景区划分混乱及配套设置薄弱、生态保护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治理机制不严格等。特别是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更是反映出我国国民对于生态保护及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问题。为此,提出了通过签订保护地役权、分区建设、多方合作、联合发展及完善治理体系等四大措施积极推动我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对图像中的鱼类目标进行分割是提取鱼类生物学信息的关键步骤。针对现有方法对养殖条件下的鱼类图像分割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目标检测及边缘支持的鱼类图像分割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目标检测的完整轮廓提取方法,将具有完整轮廓的鱼类目标从图像中提取出来作为分割阶段的输入,使得整幅图像的分割问题转化为局部区域内的分割问题;然后,搭建Canny边缘支持的深度学习分割网络,对区域内的鱼类实现较高精度图像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以VGG-16、ResNet-50和ResNet-101作为主干网络的模型上的分割精度为81.75%、83.73%和85.66%。其中,以ResNet-101作为主干网络的模型与Mask R-CNN、U-Net、DeepLabv3相比,分割精度分别高14.24、11.36、9.45个百分点。本文方法可以为鱼类生物学信息的自动提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对三所高校708名大学低年级学生认知风格和话题兴趣的调查,发现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群体对同一话题的兴趣程度各不相同。群体间的话题兴趣差表明,(1)群体认知特点越相近,话题的兴趣差异就相对越小;(2)总的来说,场依存型,偏场依存型和偏场独立型三种群体的兴趣差异较小,但场独立型群体与这三种群体的差异都较大。(3)各风格群体间的话题兴趣差异受学生性别影响。本还介绍了用加权法来筛选符合任意教学群体兴趣的话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模糊水下图像增强后输入鱼类检测模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模糊水下图像多增强与输出混合的鱼类检测方法。利用多种图像增强方法对模糊的水下图像进行增强,将增强后的图像分别输入鱼类检测模型得到多个输出,对多个输出进行混合,然后利用非极大抑制方法对混合结果进行后处理,获得最终检测结果。YOLO v3、YOLO v4 tiny和YOLO v4模型的试验结果表明,对比原始图像的检测结果,本文方法的检测精度分别提高了2.15、8.35、1.37个百分点;鱼类检测数量分别提高了15.5%、49.8%、12.7%,避免了模糊水下图像增强后输入鱼类检测模型出现精度降低的问题,提高了模型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广西不同林龄马尾松碳储量及分配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对广西5 a、15 a、21 a、32 a和60 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储量为60 a(277.04 t/hm~2)32 a(250.05 t/hm~2)21 a(208.05 t/hm~2)5 a(130.35 t/hm~2)15 a(128.02 t/hm~2);马尾松人工林植被层碳储量为31.18-159.52 t/hm~2,占总碳储量的23.92%-57.58%,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凋落物层为1.42-3.59 t/hm~2,占0.51%-2.80%,随林龄的增加呈"M"型变化趋势。土壤层碳储量为32 a(136.52 t/hm~2)60 a(116.09 t/hm~2)21 a(115.28 t/hm~2)5 a(96.66 t/hm~2)15 a(78.58 t/hm~2),随林龄的增加呈倒"N"型变化趋势。马尾松人工林5 a、15 a、21 a、32 a林龄阶段碳储量均表现为土壤植物地被物,地下地上,60 a阶段碳储量则表现为植物土壤地被物,地上地下。植被层碳储量以乔木层最大(28.30-157.79 t/hm~2),占90.76%-98.92%,其中乔木层碳储量主要分布在树干(20.51-120.32 t/hm~2),占乔木层总碳储量的71.52%-76.25%,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桂东南马尾松平均年净固碳量为7.91 t/(hm~2·a),其中32 a(10.37 t/(hm~2·a))最大,固碳能力强,是一种优良的碳汇林树种。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随着种子产业市场化,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步伐明显加快,在生产中的增产增收效果尤为突出。合理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可使农村稳定、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反之,既会限制新品种的增产增收效果,又会阻碍新品种自应用步伐。基层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直接面对农民、服务于农民,其新品种推广作用,成为农作物新品种与相关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因此,抓好基层农作物新品种推广工作,对不断攀升农作物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速农作物新  相似文献   
7.
新型气体信号分子H2S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硫化氢(H2S)是新发现的第3种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在植物多种生理过程起作用。本研究总结了植物体内源性H2S的产生方式,H2S参与调节种子萌发、根和叶片发育、气孔运动、光合作用、物质代谢、衰老等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以及其在植物体应答盐、高温、渗透、干旱、重金属等非生物胁迫中的缓解作用。同时,也提出了H2S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可能的作用途径,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H2S对水稻幼苗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外源H2S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用含0 (ck)、0.1、0.2、0.4、0.8、1.6、3.2 mmol/L的硫化氢供体,硫氢化钠(hydrogen sulfide,NaHS),处理水稻幼苗,研究水稻对不同浓度H2S生理生化响应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较低浓度(0.1~0.8 mmol/L)硫氢化钠处理能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包括株高、根长和生物量),增加叶绿素含量,促进净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光化学效率。同时,降低了幼苗叶片相对电渗率。然而,随着NaHS浓度的增加,水稻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PCA分析表明处理组和对照间的明显差别,尤其是低浓度(0.1 ~ 0.8 mmol/L) NaHS处理组和对照,高浓度(1.6 ~ 3.2 mmol/L) NaHS处理组和对照之间呈现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不同耕作模式对稻田土壤真菌丰度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我国典型的稻田耕作模式下土壤真菌丰度及群落结构差异,以长期(10 a)4种典型稻田耕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以下处理:双季稻(DR)、早稻-晚稻(MR)、中稻-油菜(MROR)及中稻-小白菜-油菜(MRPOR),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高通量测序手段测定土壤真菌的丰度及群落组成。结果显示,双季稻转变为单季稻及水旱轮作模式后显著改变了真菌的丰度,其中双季稻转变为中稻-小白菜-油菜后显著增加了真菌的丰度,相关性分析发现,硝态氮与真菌的丰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双季稻转为单季稻及水旱轮作模式后显著改变了真菌的群落结构,冗余分析发现水分含量是影响真菌群落结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综上研究表明,不同轮作模式下稻田土壤真菌群落丰度、组成及多样性存在差异。不同处理下真菌丰度受土壤硝态氮影响较大,而真菌群落结构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土壤反硝化潜势与施肥之间的关系,对长期定位试验地采用4种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CK)、施用氮磷钾肥(NPK)、施用有机肥(OM)、施用氮磷钾肥加有机肥(NPKOM),采用田间取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4种施肥处理下土壤的反硝化潜势,并结合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比较分析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反硝化潜势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显示:施用有机肥的土壤反硝化潜势最高,施用氮磷钾肥的土壤反硝化潜势最低。影响土壤反硝化潜势的主要因素有pH、有机质、全磷和速效磷。施用有机肥在提高土壤pH值的同时会提高土壤反硝化潜势,增加土壤N2O的排放。氮磷钾肥会降低土壤的pH值导致土壤反硝化潜势降低。氮磷钾肥加有机肥混合施用提高土壤pH值的同时可以降低单施有机肥土壤反硝化潜势,并降低土壤N2O的排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