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形态检测与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不同质量浓度外源Ca2+(eaCl2)处理下,南林895杨扦插苗株高、地径、生物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各营养器官δ13 C,δ15N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外源Ca2+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苗木的生长.外源喷施Ca2+后,扦插苗株高、地径、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其中以200 mg·L-1质量浓度的Ca2+处理效果最好,其单株平均株高、地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4.82%,18.01%,19.7%.随着Ca2+质量浓度(0,2,20,100,200,300 mg·L-1)的升高,南林895苗木叶、茎、根中δ13 C,δ15 N值均呈现逐渐上升然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且最大值出现在Ca2+质量浓度为200 mg·L-1处.δ13 C,δ15 N值在植株中的分布遵从"库"器官大于"源"器官的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源"器官δ13 C,δ15 N值与株高、地径呈显著性负相关,与生物量呈正相关;"库"器官δ13 C,δ15 N值与株高、地径、生物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营养器官δ13 C,δ 15 N值的动态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南林895杨扦插苗"源""库"器官间光合同化物积累与再分配格局对外源Ca2+质量浓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