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9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先阐述了复合生态学与滨河景观的内涵,并从复合生态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滨河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其次以林芝市滨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总体布局的构建、主要节点的规划、文化内涵的表现形式以及功能区的植物种植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滨河景观设计的内涵,并从造园手法特色、功能符号应用、意境创造等方面对林芝市滨河景观规划进行了探究;最后利用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营造设计出林芝市滨河景观样式,以期为高原城市滨河景观在开发建设中对景观评价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边界空间绿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界空间绿化是开放性城市公园的重要因素,是衔接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措施。以广州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为例,分析边界空间绿化存在通透性不足、与城市融合度不高、地域文化缺失、绿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采用“保留、清杂、复绿”景观策略,确定点状、带状、片状景观3种绿化模式,制定“护栏+绿化”、绿化组团、“微地形+绿化组团”3种空间分隔手法,并从复绿植物种类选择、通透植物空间结构、活化林下消极空间、柔化公园边界空间、强化城市地域文化、加强空间绿化管理6个方面进行绿化提升,优化了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作者简介:吴勇(1990-),男,湖南邵阳,研究生,农艺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及中药材栽培生理研究。E-mail:wynky19616@163.com。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凤梨、牛乳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凤梨汁与牛乳的配比、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时间、卡拉胶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凤梨汁与牛乳配比为1:2,发酵温度为42℃,白砂糖的添加量7%,卡拉胶的添加量0.05%,其影响因素大小为原料配比>发酵温度>白砂糖添加量>卡拉胶添加量。在此条件下,凤梨风味乳的色泽最佳,口味酸甜适度,组织细腻,无气泡,无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5.
伊犁地区生产优质水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伊犁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察布查尔、霍城、伊宁、新源、巩留等县,以察布查尔、霍城二县面积最大,占全地区水稻面积的三分之二.该区光热源丰富,水量充足,受工业"三废"污染较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水质、土壤基本上保持洁净,生产优质水稻、发展绿色食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文章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动物繁殖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析比较该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总成绩,以及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研究江苏北部沿海地区杨树Populus deltoides ‘Ⅰ-35’人工林不同量氮输入下土壤总有机碳(TOC)质量分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质量分数的时间动态特征以及土壤TOC质量分数随SMBC质量分数变化的分形特征。试验设置5种施氮水平,分别为N0(施氮0 g·m-2·a-1,对照),N1(施氮5 g·m-2·a-1),N2(施氮10 g·m-2·a-1),N3(施氮15 g·m-2·a-1),N4(施氮30 g·m-2·a-1),于2015年4,6,8,10,12月各采集1次样品进行土壤性状理化分析,并引入分形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下各个月份对土壤TOC质量分数影响极显著(P < 0.01),土壤TOC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分形维数(D)变化范围是1.805~1.949,D从大到小排序为N3,N2,N4,N1,N0;在6月和10月,不同施氮水平处理对SMBC质量分数无显著影响(P > 0.05),在4月、8月、12月,施氮水平对SMBC质量分数影响极显著(P < 0.01),SMBC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D变化范围是1.728~1.963,D从大到小排序为N2,N3,N1,N4,N0;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下土壤TOC质量分数随SMBC质量分数变化的D变化范围是2.207~2.342,D从大到小排序为N3,N2,N4,N1,N0;不同月份土壤TOC质量分数随SMBC质量分数变化的D变化范围是1.650~6.149,D从大到小排序为6月、10月、4月、8月、12月。综上,N2,N3中等施氮水平处理下,土壤TOC和SMBC随时间变化以及土壤TOC随SMBC变化的复杂程度更高。研究区6月和10月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比较强烈,土壤TOC质量分数随SMBC质量分数变化更具随机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社会情境理论,以“社会情境—空间生产—空间特征”为研究范式,选取了政治、经济、文化3个关键性情境要素,以时间为线索,将广州城市公园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恢复与建设为导向、以革命与生产为导向、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打造城市名片为导向和以生态友好为导向5个阶段。通过梳理发展历程的成因,从而得出:广州城市公园历史发展最重要的演变机制为社会秩序的空间化过程,即动态平衡的社会发展状态和不断博弈的社会关系共同作用于空间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地燕麦形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 要:为筛选出适宜盐碱地燕麦生长、增产增效的改良措施,试验设8个处理分别为对照(A)、腐熟秸秆还田(AF)、750 kg/hm2菌肥(B)、腐熟秸秆还田 750 kg/hm2菌肥(BF)、1500 kg/hm2菌肥(C)、腐熟秸秆还田 1500 kg/hm2菌肥(CF)、2250 kg/hm2菌肥(D)、腐熟秸秆还田 2250 kg/hm2菌肥(DF),并对盐碱地燕麦形态指标、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腐熟秸秆还田和菌肥均有利于燕麦在盐碱地生长,各时期CF处理燕麦株高、根长、根系活力、Gs、Tr、Pn、Ci和SPAD等指标较其他处理表现最好;其中CF处理的籽粒产量、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分别达3530 kg/hm2、30910 kg/hm2和6521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高出31.23%~129.22%、10.47%~102.69% 和8.73%~109.10%。若不使用腐熟秸秆的情况下,菌肥最佳施入量为750 kg/hm2,综合评价,1500 kg/hm2菌肥结合腐熟秸秆还田是该地区盐碱地改良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西藏地区绿化现状,定量分析其园林绿化基本情况,解决绿化中的相关问题,采用“生物五点法”进行了园林植物群落分层调查,首次对西藏各地的园林植物种类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普查,并详细分析了西藏地区园林绿化的现状、特点及问题,提出了相应举措。调查结果表明,(1)西藏地区应用园林植物共计91科207属368种(含品种);(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重要值最高的分别为林芝云杉、大叶黄杨、草地早熟禾,其重要值分别为43.050,25.128,45.950;(3)西藏绿化中应用最多的依次为蔷薇科、杨柳科、菊科、豆科、禾本科、松科、木犀科和柏科,分别有53,23,21,20,19,16,14,12种,分别占调查植物的14.40%,6.25%,5.71%,5.43%,5.16%,4.35%,3.80%,3.26%;(3)绿化发展不均衡,园林植物应用地区差异大,园林植物配置单一;(4)园林植物配比不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