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木屑需求越来越多,有限的木屑资源难以承受以木屑为栽培主料的生产形式所产生的压力。这一问题得不到缓解,势必对食用菌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为了更经济、有效地利用木屑资源,本文在分析食用菌营养生理的基础上,提出两项改进意见;(1)木屑培养料配方中,木屑量的50%-70%可用玉米芯、豆秆粉等农作物秸秆代替;(2)木屑污染料经过退发酵、补充营养、常压灭菌后可以再利用,以减少木屑浪费。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茂名市为水稻高产地区之一。近年来遭受水稻瘤矮病、橙叶病等病毒病危害,从1992年春季开始,在广东省农业厅、华南农业大学及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组成的“三农合作组”指导下,茂名市各级政府吸取1991年晚稻突发危害的教训,做到诊断及时,措施有的放矢,充分发动群众,精心组织综合治理工作的落实,因而取得显著防效,发生面积由31万亩控制为3.1万亩。据最近市农业局组织省、市、县三级植病专家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3.
覆土出菇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但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不能充分发挥覆土出菇的优势。因此,要对土壤的保温保湿通气机理、营养机理、微生物的互助与拮抗机理进行深入了解.并灵活运用到温湿度控制、通风增氧、水肥供给、病虫害防治、刺激出菇等生产环节中。提高覆土技术水平.以达到延长出菇期。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培育父本多蘖壮秧是杂交稻制种高产的前提和关键。地处黄海之滨的盐城 ,七八十年代父本育秧一直沿用的是水田湿润育秧法 ,进入 90年代又大面积推广地池两段育秧法 ,近几年才开始试验、示范、推广父本肥床旱育稀播育秧法 ,目前已全面推开 ,成效显著 ,一般增产 10 %~ 15 %以上。1 父本肥床旱育稀播优势分析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提高 ,在保证花期相遇良好的情况下必须有足够的父本花粉作基础。尽管 90年代采用的地池两段育秧法具有秧苗素质高、平衡性较好的优势 ,但也有诸多不足 :一是成本高 ,费工费地 ;二是环节多 ,管理繁 ;三是栽插时遇高温…  相似文献   
5.
通过1997~1998年对六棱大麦新品系88-91播种期、基本苗、氮肥用量、穗肥比例、磷肥用量等五因子二次归回正交试验,着重研究了播种期、基本苗与生育进程、茎蘖动态、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关系,明确了88-91大麦在本地区最佳播种期为10月12~16日,适宜基本苗为11万~14万/亩。  相似文献   
6.
广东水稻橙叶病病原(MLO)的越冬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水稻橙叶病病原(MLO)的传染介体和越冬介体昆虫只有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一种,但其卵不传递该病原到子代若虫,越冬寄主植物只有水稻的再生稻株和落粒自生稻株。在茂名病区的冬、春期间电光叶蝉的带菌虫和带菌再生稻及感病落粒自生稻始终存在,其带菌率分别为2.33%—35.11%、2.37%—17.78%和1.95%—16.67%。在茂名地区由于冬、春气温不甚低,电光叶蝉仍能继续繁殖越冬,并能不断获菌和传病,所以说该病原是动态越冬的。室内试验表明,带菌电光叶蝉的寿命可长达105—125天,而在茂名的秋收期至翌年春播期一般105天,据此推测有些带菌虫可从秋收后直接存活和传病原到春播稻苗。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用电光叶蝉人工接种并回接水稻成功。但在病区田间调查从未发现病株。以下植物人工接种不成功:野生稻(Oryzea rufipogon)、小麦(Triticum aestivum)、玉米(Zea mays)、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s)。  相似文献   
7.
遇人求助多个心眼 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时要警惕,要让孩子知道,任何人甚至是警察,在未得到孩子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孩子带走。  相似文献   
8.
针对DCT(Dual Clutch Transmission,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电控系统复杂、开发周期长、验证困难等缺点,基于Matlab/Simulink建模平台开发DCT控制策略并通过dSPACE进行功能验证,实现降低电控系统的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40%卫福种衣剂对大麦散黑穗病防效稳定在90%以上,对条纹病防效达94%以上,在大麦散黑穗病、条纹病并发地区使用,防病增产效果达5%~6%;UF-10种衣剂、2%立克秀拌种剂对散黑穗病的防效达94%以上,但对条纹病的防效较差,适合条纹病轻发地区用于散黑穗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