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篇
  3篇
农作物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天然次生林经营技术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次生林”一词是随着人们对森林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森林经营工作的不断加强而出现的。次生林是森林的一大类型,是相对于原始林而言的。它是指原始林由于采伐、开垦、火灾和其他人为因素、自然灾害而遭受破坏后,经自然恢复而成的次生群落。有些人工林在采伐后又生长起原栽培树种的萌生林木与天然发生的其他树种混生形成的林分,亦称之为次生林。本文所指天然次生林则是前者。天然次生林中确实有些类型是劣质低产的,它们与原始林相比,树种的经济价值较低,木材产量较少,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优质高产的。按照比较通用的分类方法,根据林分的自然类型…  相似文献   
3.
青檀绿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檀俗称掉皮榆 ,属榆科青檀属落叶乔木 ,是我国特有的纤维树种 ,也是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青檀是石灰岩地区的指示性树种 ,耐干旱、耐瘠薄、萌发力强、寿命长 ,是供石灰岩地区发展的优良经济林树种之一。笔者从事青檀育苗多年 ,现就青檀绿枝扦插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 苗圃地的选择和苗床的设立1.1 圃地的位置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 ,便于扦插育苗所需的物资及出圃后苗木的运输。要靠近造林地 ,所育苗木既能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 ,又可缩短运输距离 ,降低造林成本 ,同时也避免了长途运输造成的苗木脱水 ,提高造林成活率。选择在背风向阳、光…  相似文献   
4.
青阳县位于长江南岸,皖南山区北缘,地处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热线。是个集山、丘、圩、畈并存的传统农业县。  相似文献   
5.
6.
营建生物防火阻隔带,是通过建立林火阻隔网络,降低森林火灾损失。一、营建原则和措施生物防火阻隔带是根据自然状况和林种布局,依照自然条件,火险区划等级,经营水平和防火实际需要,设置防火林带。与其他人工造林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抚育,严格遵循五项原则:1.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实效。尊重林农习惯,沿山脚、山脊线种植茶叶、开辟茶园。通过冬、夏两季垦复抚育,既可较好地发挥防火、阻火效能,又给林农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在低山丘陵区通过种植木荷、毛竹等经果林,既增加了森林植被,又起到了防火效能。2.自然阻隔和生物阻隔相互配置,…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北疆灌区春小麦光合和干物质转运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设置对照(不施氮,CK)、常规施氮(300 kg·hm-2、N1)、单施生物炭(20 t·hm-2、B)、常规施氮+生物炭(N1B)、减氮15%(255 kg·hm-2、N2 )、减氮15%+生物炭(N2B)、减氮30%(210 kg·hm-2、N3)、减氮30%+生物炭(N3B)8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间春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相比,减氮(N2、N3)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均无显著影响,但产量及其构成要素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配施生物炭后上述各指标均显著提升。综合表现以减氮15%配施生物炭处理(N2B)效果最优。该处理下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处于较高水平,成熟期单茎干重、籽粒占单茎重比例、花前同化物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01 g、51.31%和18.03%;籽粒产量为8 301.35 kg·hm-2,较 CK及N1处理分别增产38.09%和18.11%;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为12.40 kg·kg-1。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减量15%配施20 t·hm-2生物炭最有利于春小麦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产量提升。  相似文献   
8.
研究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对不同连作年限的响应,为棉田土壤固碳提供理论依据。以连作5、12、17年(L5、L12、L17)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连续种植年限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与种植1年对照CK处理相比,连作17年处理,0~20、20~40 cm土层>2 mm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较对照分别显著降低16.7%、13.2%(P<0.05);各土层,连作5年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分别为11.8、10.6 g/kg,较对照显著提升16.2%、15.1%;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以>2 mm粒径最大,占50%以上,<0.053 mm粒径的碳贡献率最小。连作不利于土壤质量的保持,但短期连作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起正向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连作5年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连作5年后有机碳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单施不同量生物炭与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灌区春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和生物炭的农业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设置4个生物炭用量水平(0、10、20、30t/hm2)和2个氮肥用量水平(0、150kg/hm2),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于2020年对春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转运及春小麦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纯施氮相比,施用不同量生物炭或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均显著提高了春小麦产量(P<0.05),增产幅度为6.4%~20.2%,其中氮肥减量配施中量生物炭(N 150kg/hm2,生物炭20t/hm2)时,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及转运量较对照分别提高18.8%和85.0%,转运效率也显著提升;氮素转运量及转运效率分别提高52.8%和19.8%。生物炭施用对促进春小麦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效果显著,有利于春小麦产量提升。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150kg/hm2配施生物炭20t/hm2的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