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欧洲鹅耳枥原种(Carpinus betulus)及其4个园艺品种贝克曼(Albert Beekman)、弗兰斯(Frans Fontaine)、卢卡斯(Lucas)、法斯塔(Fastigiata)为试验材料,观察其在南京地区自然越夏的田间性状表现,分析其越夏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应用隶属函数法和系统聚类法对欧洲鹅耳枥各品种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后得出欧洲鹅耳枥各品种耐热性强弱依次为弗兰斯>贝克曼>法斯塔>原种>卢卡斯。热害指数和相对电导率能较好地反映欧洲鹅耳枥耐热性强弱,但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在越夏期内变化规律性不强,应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耐热性比较。欧洲鹅耳枥各品种在南京地区可安全越夏,其耐热性综合评价结果与自然越夏田间性状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苏南地区稻麦轮作农田转变为桃园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旨在为苏南地区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于2017年麦季 (5月) 和稻季 (7月) 采集研究区稻麦轮作田及由其改为桃园的土壤样品,采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96微孔酶标板荧光分析法测定土壤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测定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基因丰度。【结果】当土地利用方式由稻麦轮作田转变为桃园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明显变化。与水旱轮作田相比,桃园土壤容重增加,总孔隙度没有明显改变,但毛管孔隙度显著降低,而非毛管孔隙度显著增加,土壤更加紧实,pH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增加;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下降,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升高,有机质降解的微生物群落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相应地,土壤中与氮转化相关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从春季到夏季,稻麦轮作田和桃园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下降,稻田降幅较大。另外,两种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细菌16S rRNA基因丰度、真菌ITS rRNA基因丰度、纤维素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显著下降。【结论】苏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显著增加了土壤容重,改变了土壤孔隙性,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降低了土壤pH,进而大幅度降低了土壤中氮转化酶活性,并促使土壤微生物菌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变,最终影响土壤的养分循环及固碳潜力。因此,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应注重土壤养分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以北美红栎一年生播种苗为试验对象,通过对北美红栎进行不同肥料、肥量的处理与观察,探讨了不同施肥情况对北美红栎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各指标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北美红栎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肥料施用量的增长,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也相应增加;氮肥、复合肥对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总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磷肥对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4种肥料对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磷肥、复合肥的施用对叶绿素a/叶绿素b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氮肥、钾肥对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及其4个品种(Carpinus betulus‘Albert Beekman’、Carpinus betulus‘Frans Fontaine’、Carpinus betulus‘Lucas’、Carpinus betulus‘Fastigiata’)光响应曲线拟合的最优模型,并找出北京和南京两地光合能力较强的品种,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及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欧洲鹅耳枥及其4个品种在北京和南京两地的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研究发现,(1)欧洲鹅耳枥及其4个品种光响应模型拟合效果依次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2)北京地区欧洲鹅耳枥及其4个品种的光合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C.betulus‘Fastigiata’C.betulus‘Albert Beekman’C.betulus‘Lucas’C.betulus‘Frans Fontaine’C.betulus,南京地区光合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C.betulus‘Fastigiata’C.betulusC.betulus‘Lucas’C.betulus‘Albert Beekman’C.betulus‘Frans Fontaine’。(3)C.betulus‘Lucas’、C.betulus‘Fastigiata’和C.betulus更适宜在南京地区生长,而C.betulus‘Albert Beekman’、C.betulus‘Frans Fontaine’更适宜在北京地区生长。  相似文献   
5.
以园土、蛭石、珍珠岩和草炭为基质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10种基质配方,对欧洲鹅耳枥1年生播种苗进行育苗基质筛选。研究不同基质处理对播种苗的成苗率、苗高和地径生长、生物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处理4的成苗率最高,达98.44%。试验中得到处理3和8的育苗效果最好,苗高、地径最大值达8.77 cm和0.214 cm,高径比高达40.9813(处理8),园土育苗效果最差。对播种苗光合基本特性测定得到,除处理1和10外,气孔因素是导致Pn 值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探寻不同光照强度下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及其不同园艺品种(种)Carpinus betulus‘Beekman’、Carpinus betulus‘Frans Fontaine’、Carpinus betulus‘Lucas’的叶色及其生理变化,筛选适宜的光照强度及变色效果更好、观赏价值更高的品种,以4个欧洲鹅耳枥品种(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梯度的遮阴处理,营造不同的光照强度,而后对其叶片进行叶色及生理指标的动态观测,并进行方差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欧洲鹅耳枥叶色转变的根本原因均是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的升高,表现为类胡萝卜素较叶绿素稳定,分解较慢,导致类胡萝卜素在色素中的比例占优,进而叶色转黄。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可溶性蛋白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P0.01),其中可溶性蛋白与其他指标为极显著负相关。结论:4个欧洲鹅耳枥品种(种)变色期存在差异,在全光照条件下有最佳的叶色表达效果,在南京地区Carpinus betulus、Carpinus betulus‘Beekman’、Carpinus betulus‘Frans Fontaine’作为园林秋叶树种有较长观赏期,类胡萝卜素是其呈色基础,叶色变换会影响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欧洲鹅耳枥区域化试验及适应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及其园艺品种在国内的引种适应性,以欧洲鹅耳枥及其2个园艺品种C. betulus‘Frans Fontaine’,C. betulus‘Lucas’为试验材料,观测它们在北京、南京、靖江等3地物候、生长和形态差异,并采用AMMI模型对它们进行适应性评价。研究表明:欧洲鹅耳枥及其2个品种在各地生长时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显著(P<0.05)。C. betulus‘Frans Fontaine’稳定性最好且生长速度较快,其次是欧洲鹅耳枥,C. betulus‘Lucas’。3地相比较而言,南京为最适宜欧洲鹅耳枥及其2个品种生长的试验地,其次为北京和靖江。C. betulus‘Frans Fontaine’在南京和北京地区适应性较好,C. betulus‘Lucas’在南京和靖江地区适应性较好,欧洲鹅耳枥在南京地区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地区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及其4个品种(Carpinus betulus‘Albert Beekman’、Carpinus betulus‘Frans Fontaine’、Carpinus betulus‘Lucas’、Carpinus betulus‘Fastigiata’)光合作用年变化规律并筛选出光合能力较强的品种,采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北京和南京两地欧洲鹅耳枥及其4个品种的光合基本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欧洲鹅耳枥及其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年变化曲线呈"单峰"和"双峰"2种类型;2北京地区欧洲鹅耳枥及其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年平均值由强到弱依次为C.betulus‘Albert Beekman’C.betulus‘Fastigiata’C.betulus‘Lucas’C.betulus‘Frans Fontaine’C.betulus,南京地区净光合速率年平均值由强到弱依次为C.betulus‘Fastigiata’C.betulusC.betulus‘Lucas’C.betulus‘Albert Beekman’C.betulus‘Frans Fontaine’;3夏季自然条件下,非气孔限制是导致欧洲鹅耳枥及其4个品种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光强下4品种(种)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us、Carpinus betulus‘Beekman’、Carpinus betulus‘Frans Fontaine’、Carpinus betulus‘Lucas’)在秋季变色期叶片衰老的主要生理变化规律,提出秋季叶衰老期最佳光照管理措施。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对欧洲鹅耳枥叶衰老期叶片中叶绿素、光合参数、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全光照条件下,4品种(种)欧洲鹅耳枥秋季叶片衰老期光合性能最佳;Carpinus betulus‘Lucas’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差异不显著(P0.05)或较其他品种(种)差异小,对光强的敏感性弱,更适合园林弱光环境的应用;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和内源激素ABA含量上升是欧洲鹅耳枥叶落期叶衰老较佳的指示指标;在秋季叶片衰老期,4品种(种)欧洲鹅耳枥叶片仍可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具有较强的光合固碳能力,有利于维持大气生态系统碳平衡,是适合园林应用的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10.
从生长于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的大豆根瘤中筛选出的Sinorhizobium sp.W16菌株,能高效降解氟磺胺草醚并能缓解氟磺胺草醚的生物负效应。以大豆(苏C1008)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探究Sinorhizobium sp.W16对大豆生长、氮累积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及根际土壤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氟磺胺草醚的施用量(以有效成分计)超过450 g·hm-2时显著降低了大豆生物量,抑制了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降低了土壤固氮细菌(nifH)、氨氧化古菌(AOA)、氨氧化细菌(AOB)基因丰度,限制了植物-根际系统的生物固氮及有机氮素转化;接种Sinorhizobium sp.W16降解菌显著提高土壤中氟磺胺草醚的降解率至81.97%,且显著提高了大豆根瘤干质量、根瘤固氮酶活性和土壤nifH基因丰度,增强了大豆的固氮作用,同时刺激了脲酶活性,提升土壤AOA和AOB的基因丰度,增加了土壤有效氮素的供应,从而使大豆植株氮含量提高了15.85%~24.93%。研究表明,氟磺胺草醚的施用抑制了大豆-根际系统的生物固氮作用,但接种Sinorhizobium sp.W16降解菌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中氟磺胺草醚的残留量、缓解氟磺胺草醚对大豆的持续药害,还增强了植物-根际系统中生物固氮能力、土壤有效氮素供应及大豆的氮素累积,对修复氟磺胺草醚污染土壤、增强大豆固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