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编制本表,在本县腰街、水塘两乡柠檬桉人工林中按径级随机抽取了66株标准木,伐倒后用累高求积法分别求算单株树木材积,伐倒木径级分布为6-28cm,年龄4-6年,其所在地区海拔800-1000m,林分密度166-330株/亩。首先:对所选取的标准木,先用轮尺测其胸径和地径,伐倒后按递减的树干等差级数进行树干区分,直径差  相似文献   
2.
新平县竹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平县地处云南竹子分布的北缘,也是我省、我区竹资源最丰富的县分之一。据调查:全县天然及人工栽培的竹子共有20余属约100种,属数分别占国内和省内的50%和71.4%,种数分别占国内和省内种数的30%和57%。全县现有人工竹林面积3300hm~2。竹林面积、蓄积和竹产品及收入均居全区之首。 新平县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中、幼林所占比例较大,可采资源较少,木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缺口较大。树木生长周期长,见效慢,而竹子是林业的长中之短,可以以补短长。因此,发展竹子是加快新平林业发展的一项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3.
云南甜龙竹空中诱根育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诱根是云南甜龙竹育苗方法之一.单因素(即立地条件)5水平(好、较好、中、较差、差)试验和诱根枝条生根后的圃地栽植试验证明:母竹所处的立地条件好坏是影响诱根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腐殖质土和山地红壤土,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作苗床基质可明显提高生根枝条圃地栽植成活率.1年生苗木可出圃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通过5个不同海拔不同土壤类型的山地红麻不同密度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海拔在2377m以上的山地黄棕壤地带不宜栽植红麻;海拔450m至1950m的山地燥红壤、山地砂壤、山地红壤地带种植的红麻能正常生长;红麻的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种植密度为20-50株/m^2时,产量最高达1.65-1.71kg/m^2(干重),种植密度宜选择20-50株/m^2。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丛生竹主枝扦插育苗成活率不高的状况,于2002年4月进行了勃氏甜龙竹秆枝连体(主枝与竹秆不分离)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此法因插穗不易失水,能明显提高扦插成活率.  相似文献   
6.
特有珍稀竹种巨龙竹种子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巨龙竹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开花结实较少。通过几年的采种及育苗试验,初步掌握了巨龙竹种子育苗技术,种子发芽率在90%以上,苗木保存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华山松造林试验课题组于1991年至1995年在磨盘山作了华山松不同整地方式(全垦、带状垦、挖塘、掰嘴喂食)和不同造林方式(直播、裸根苗、小袋苗、大袋苗)的交叉对比造林试验。试验认为:以30cm×30cm×20cm规格进行打塘整地,然后定植双月或百日裸根苗,效果较好,四年生幼树树高、地径和冠幅(以树冠覆盖面积表示)分别为140.2cm、3.21cm和0.82m~2,在同等条件下,与现行“掰嘴喂食”造林110.2cm、2.23cm和0.48m~2相比,株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提高27.2%、43.9%和70.8%,与挖塘定植袋苗(袋子规格8cm×15cm)造林方法相比,树高、地径和冠幅生长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可节约造林成本50%。如造林地雨量较多,春旱不太明显,以培育速生丰产林为目的时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新平县老厂乡竹类资源较为丰富,并且在竹子栽培和经营、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传统和习惯,竹业生产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该乡竹子栽培和利用的历史,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竹产业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龙竹造林方法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竹(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属大型丛生竹,是笋材两用的优良经济竹种,盛产云南省,方布东南亚,通过造林方法对比试验研究认为:育苗移栽法是龙竹造林最理想的方法,埋节造林法在苗木供给不足时可适当选用,母竹移载法不适宜大面积造林。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