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森林分类经营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森林所发挥的效益极其难易程度,分为经济效益型、生态效益型、混合效益型、将获效益型,提出各种模式相互转化的观点,要采取的措施,使各种模式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控制逆转。  相似文献   
2.
防治松萎蔫病的新策略及林间防效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松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致病细菌诱导的一种复合侵染病害的新学说的指导下,根据松萎蔫病在疫区病树呈聚集分布,提出了防治松萎蔫病的新策略,即利用我们研究开发防治松萎蔫病的新药剂α-三噻吩与杀细菌剂恶喹酸对在以病死树中心周围半径50 m的范围内所有寄主树进行注干处理。经过2010—2011年在面积近20 hm2的处理黑松林地的防治试验,至2011年12月已经取得了良好的防效。处理林地中没有再发生病死树,对照区内却有24株病死树。防治仍在继续,新结果将继续报道。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自 1 982年首次在山东荣成市发现 ,1 998年底已传播蔓延到烟台、威海、东营 3个市的 1 3个县市区。为了尽快封锁扑灭美国白蛾疫情 ,笔者根据山东省十几年的查治和控制传播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当前查治美国白蛾存在着组织协调不力、资金不足等问题 ,并对全面封锁扑灭美国白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白蛾黑棒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蛾黑棒啮小蜂Tetrastichus septentrionalis Yang是美国白蛾等多种鳞翅目食叶害虫蛹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具有很好的利用前景.为了人工大规模繁殖以应用于生物防治,对该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得出白蛾黑棒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63℃和334.14日度,为指导室内人工大量繁殖白蛾黑棒啮小蜂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烟台地区2种黑松蛀干害虫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烟台黑松(Pinus thunbergii)干枯死树的调查研究表明,黑松蛀干害虫主要有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2种天牛数量比约为1∶7,并且均在7月份进入羽化盛期,雌雄比大致为1。2种天牛的垂直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松褐天牛幼虫的数量呈两端少中间多的抛物线状分布,褐梗天牛幼虫的数量在黑松树干基段最多,向上依次递减;4—9月份每月分别对2种天牛幼虫的生态位宽度进行统计,发现松褐天牛幼虫的生态位宽度大于褐梗天牛,且随着时间推移2种天牛的生态位宽度均有变小的趋势;松材线虫自动化分子检测系统分析结果显示,2种天牛均可携带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6.
2010年8月10日至28日,山东省美国白蛾防控技术培训团一行8人,赴美国进行了美国白蛾防控技术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接蜂比例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大规模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时寄主或替代寄主的接蜂比例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为寄主时,接蜂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例以1:1和1:2为宜.以柞蚕Antheraea pernyi为寄主时,寄主与寄生蜂的比例以1:50为宜,繁殖出的小蜂田间平均寿命约为6 d.过多地增加接蜂数量,会影响到子代的出蜂数量和雌雄性比等.  相似文献   
8.
对合成的大袋蛾性信息素的4种立体异构体进行林间诱捕试验,确定了其具有强活性的立体构型为(3R,13R)-(1S)- 1-乙基-2-甲丙基 3,13-二甲基十五酸甲酯.  相似文献   
9.
1997~1998年用不同量的松材线虫接种黑松和马尾松,用3个来源的松材线虫接种马尾松,用松材线虫接种7种松树,接种后对松树的流胶情况定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接种量小的,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得晚,全部供试松树流胶出现异常的时间长;用南京的松材线虫接种的松树和用其它来源松材线虫接种的松树相比较,其流胶异常出现得快,全部供试松树表现流胶异常的时间短;感病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后,很快全部供试松树均表现异常并死亡。中度感病松树流胶异常出现后,到全部供试松树流胶表现异常的时间长,部分死亡。抗病松树的全部供试植株表现流胶异常的时间长,而且流胶异常的等级低,无松树死亡。虽然各处理中流胶异常的时间不同,但98%以上的供试松树在感染松材线虫后流胶均出现异常。这进一步证明了流胶法可作为松材线虫病树的早期诊断方法。冬季为清理病死树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
长岛县松材线虫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松材线虫病现已扩散到长岛县整个南长山岛约 333hm2 的黑松和赤松林。发病时间为 4~ 10月 ,9月份发病树最多。松褐天牛在长岛1年 1代 ,5月下旬为出孔盛期。该病在长岛有自然扩散和人为扩散两种途径。 11~ 2 0a的感病树占总感病树的 6 3.5 % ,10年以下的幼树感病率只占 4 .8%。病树木材中蓝变现象分布的不均匀性 ,暗示以木材蓝变作为检疫松材线虫的直观特征时 ,有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