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森林蓄积量能够评估林地生产力的高低及经营措施的效果,为森林经营与采伐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大多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蓄积量估算,均建立在测绘标准所生成的DOM、DSM、DEM等测绘成果基础上,而未充分利用原始影像数据上的林业特征,无法从点云层面上加入林业业务逻辑产生成果数据。获取无人机影像后,利用特征点提取与匹配方法自动相对定向,结合控制点和光束法平差的迭代求解,解算出精确的相机姿态数据,并沿核线方向一维搜索特征点进行影像密集匹配生成密集点云。对原始三维点云过滤后进行树冠分割,在聚类后的林冠点云中提取了树顶点和树高因子估测了森林蓄积量。研究结果表明,冠幅的提取精度85.15%,树高的提取精度83.69%,林分蓄积量估算的精度达到了82.46%。  相似文献   
2.
3.
在天然林、混交林、复层林等复杂林分条件下,可见光森林影像受林分郁闭度、冠层结构、摄影季节等影响较大,对其进行树冠提取时,现有方法无法保证精度且缺乏有效的人工介入机制。该研究探索了一种能够在低郁闭度时自动分割,高郁闭度时可适当人工介入的树冠分割方法。先将无人机可见光森林影像处理成数字地表模型(DigitalSurface Model,DSM)、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DSM与DEM相减得到树冠高模型(Canopy Height Model,CHM),利用局部最大值法从CHM提取树顶点的平面位置生成泰森多边形,并以其外接矩形为基础生成树冠范围矩形,遍历并切分出单株立木树冠范围影像,进行各向异性扩散滤波后,通过水平集方法演化出树冠边界曲线。利用C#语言在ArcGISEngine上实现基于水平集模型的可嵌入ArcMap运行的树冠分割插件。利用该插件对选自内蒙古大兴安岭大杨树林业局乃木河林场的不同郁闭度、不同树种组成的9块50 m×50 m天然混交林标准地的DOM影像进行树冠提取试验,同时与手工提取法和SVM图像分割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提取速度比手工提取法平均提高了45.97%;提取精度比SVM图像分割法平均提高了15.29个百分点。该方法在郁闭度低冠幅大时强调效率,在郁闭度高冠幅小时保证精度,是一种可伸缩性和通用性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亚东  李长青  王淑莲  曹明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458-18459,18482
立足林业领域,探索了一套面向特征的领域工程与面向对象的应用工程相结合、以组件GIS作为基础设施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建立了初步的林业GIS应用领域特征模型,并实现了一套林场级GIS应用系统。该方法在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考虑了林业业务逻辑与GIS通用业务逻辑的偶合问题,并站在领域的抽象层次上充分挖掘了领域共性与变性特征,因此林场级GIS应用系统功能更加符合林业业务逻辑,更具需求应对能力,且可复用性更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城市行道树对改善城市环境、净化空气、降噪遮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职能。行道树调查是城市生态资源调查的重要组成,传统城市行道树人工调查方法的成本高、效率低,无法高效地满足管理部门监测城市生态信息的需求。无人机低空遥感的方法提取城市行道树信息,虽然能提高外业调查效率,但仍然存在内业数据处理时人工编辑DEM和树冠分割工作量过大等问题。为解决以上不足,文章探索了一种改进Mask R-CNN实例分割模型的无人机遥感城市行道树提取方案。【方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实例分割Mask R-CNN模型,针对城市行道树不存在两棵完全重叠的情况,采用非极大值抑制NMS(Non-maximum suppression)算法对所有检测物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并根据检测树冠区域和待检测掩模之间的重叠比例,判断是否重复检测,以提高数据训练效率和准确率。构建精度评价指标,根据测试集的预测结果评估模型的性能和可适应性。【结果】利用同一架大疆DJI Phantom 4pro无人机,对香樟树、法国梧桐、银桦等典型城市行道树进行影像数据采集,创建了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的行道树数据集,并采用Mask R-CNN实例分割模型实现行道...  相似文献   
6.
曹明兰  王强  李亚东  高良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68-16770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恢复力3个方面构建了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浙南海岸生态的健康状况。并提出根据准则层各因素的健康状况,综合诊断生态系统整体健康等级的方法,试图弥补只靠一个数值判断健康水平的不足。该方法比传统方法信息损失量少,其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造林是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造林地块分散、分布偏远、交通条件差,人工造林成活率检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且效率低、无法及时全面精准掌握造林成活率、采用的抽样检查方法受主观因素和偶然因素影响较大。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基于目标检测模型和多目标追踪的无人机造林成活率自动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大疆Mavic2多旋翼无人机采集不同时期云杉人工造林地的影像,利用YOLOv5深度学习网络模型训练了苗木对象检测模型,并与DeepSort多目标追踪算法相结合,在安装Mavic2无人机地面站的安卓平板电脑上进行二次开发。通过整合无人机4G图传,将无人机拍摄的视频实时回传至无人机地面站安卓平板电脑上。利用YOLOv5s+DeepSort实现了实时苗木检测与动态多目标追踪,通过对跟踪到的苗木进行类别判定和计数汇总,最终自动计算目标小班的造林成活率。【结果】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大杨树林业局乌鲁布铁林场2022年春季造林地块中随机抽取了7个造林小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与人工检查相比成活率检测平均相对精度能达到99.62%,可平均节省50.94%人力工时。【结论】文章采用基于...  相似文献   
8.
黄瓜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000mg/L,5000mg/L,6000mg/L,7000mg/L,8000mg/L和9000mg/L浓度的乙烯利在黄瓜种子期进行雌性化处理(浸泡),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了黄瓜叶片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子叶期各处理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分别比对照低了16.989%、16.487%、14.52%、21.685%、30.828%和28.674%,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第一真叶至第三真叶期各处理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仍低于对照,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在子叶期至第三叶期,经过8000mg/L处理后的黄瓜叶片内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与其他各处理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