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西双版纳景洪市景哈试验点团花与马占相思混交林4年生的统计分析证实,团花纯林树高年均生长量为2.73 m,是混交林树高的1.26倍,纯林胸径年生长量为3.24 cm,是混交林胸径的1.44倍.混交林伴生树种马占相思对团花树高和胸径的生长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在葡萄柚林地内进行蚯蚓不同投放方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蚯蚓接种方式对葡萄柚林地土壤性质的综合改善作用是环沟状>带状>穴状。在施入同量的蚯蚓及饲料情况下,环沟状和带状施入效果差别不大,因此,带状接种蚯蚓更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接种Pt菌剂及施用3号ABT生根粉,进行马尖相思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Pt菌剂和3号ABT生根粉都对马尖相思苗木生长及生物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用Pt菌剂处理后苗高、地径、侧根数、主根长、地上部分质量、地下部分质量、全质量及一级侧根长分别较对照有提高。用3号ABT生根粉处理后苗高、地径、侧根数、主根长、地上部分质量、地下部分质量、全质量及一级侧根长分别较对照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激素和不同浓度对黄金叶进行扦插生根试验,结果表明,ABT3号生根粉对黄金叶扦插生根影响效果均较好,其次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的效果较差,甚至达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5.
柚木壮苗培育及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柚木的地理分布、用途及育苗造林技术。采用日晒夜浸法处理种子以及先进的育苗造林技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70%,育苗期缩短100d以上,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该技术对柚木的育苗造林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蚯蚓对西南桦林地土壤及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接种蚯蚓及有机饲料,西南桦林地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质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土壤密度、土壤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土壤的酸碱度以及土层全N、速效N、速效P的改善效果明显,并且其改善效果是0土壤深度h≤20cm的土层优于20cmh≤40cm的土层,说明蚯蚓在林地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接种蚯蚓后,土壤N、K等无机养分的质量分数比对照也有相应地增加,但接种蚯蚓后土壤中全磷的质量分数减少,而速效磷的质量分数增加,因此应多施磷肥,综合提高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同时,接种蚯蚓对西南桦林木树高、胸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7.1%和12.9%。接种蚯蚓及有机饲料处理对西南桦林地土壤性质的改善效果以及对西南桦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单独施入有机饲料处理。  相似文献   
7.
高阿丁枫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高阿丁枫苗龄为100天的苗木分级标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此苗龄下的高阿丁枫苗木分级标准:Ⅰ级苗,苗高≥13.0 cm,地径≥0.26 cm;Ⅱ级苗:13.0 cm>苗高≥10.6 cm,0.26 cm>地径≥0.21 cm;Ⅲ级苗:苗高<10.6 cm,地径<0.21 cm。  相似文献   
8.
云南松母树林遗传增益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曾郁珉  谢红春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3):130-133,141
对1996年在云南省楚雄州白马河林场营造的不同种源云南松(Pinus Yunanensis)子代林树高、地径测定分析表明:7年生云南松种源间在树高、地径、材积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母树林的子代林与商品种子的子代林在生长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其遗传力为11.85%,遗传增益为5.63%。  相似文献   
9.
Pt菌剂对高阿丁枫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高阿丁枫接种Pt菌剂的育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t菌剂对高阿丁枫苗木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经Pt菌剂处理后高阿丁枫苗木的苗高、地径、侧根数、主根长、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全重及一级侧根长分别较不经Pt菌剂处理的对照提高了23.1%、8.7%、23.1%、21.0%、25%、33.3%、26.7%、49.2%。且苗木的径高比不失衡。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平板法对西南桦猝倒病发生区健康苗木组织、根际土壤及咖啡壳堆肥化基质进行菌种分离和分子鉴定。将分离获得的17株菌株与西南桦苗木猝倒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进行平板对峙实验,筛选病原拮抗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真菌5#、7#及细菌BJ、JCl对西南桦苗木猝倒病原菌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其中真菌5#和7#的抑菌率分别为91.30%和90.12%;细菌BJ和JCl抑菌带较宽,对峙4天分别达0.4cm和0.5cm,抑菌率分别为80.4%和78.6%,且BJ抑菌效果更好;真菌与细菌比较,拈抗真菌5#和7#比拮抗细菌BJ和JCl抑制热区西南桦苗木猝倒病菌效果更好。通过对峙实验筛选出的5#、7#、BJ和JCl拮抗菌,对热区防治苗木猝倒病及生防制剂的开发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