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2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ang形目鸟类的食性、觅食地质量、食物理与hang形目鸟类的关系及鸟类在不同觅食的分布等的研究表明:hang形目鸟类单位面积的数量与觅食地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呈正相关。并对hang形目鸟类的觅食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珍稀濒危鸟类为主体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由于近几年气候变化、黄河来水量减少等原因,导致湿地干旱,鸟类繁殖、栖息生境适宜度下降,基于鸟类的保护,从湿地水位、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等方面研究生态需水量,得出研究区生物物种处于处于适宜状态生态系统的最小、理想和最大生态需水量分别为9.42×106m3、15.56×106 m3、23.48×106 m3。  相似文献   
3.
震旦鸦雀在山东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与数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震旦鸦雀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为山东省鸟类新记录。通过对其数量和分布的研究,发现震旦鸦雀在保护区内密度极低,数量较少。其分布区呈孤岛状不连续的块状,生境主要为芦苇沼泽。  相似文献   
4.
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A位于黄河南岸,地理位置37°44′15.78″~37°45′20.73″N,119°1′9.37″~119°3′22.16″E,面积为4.4km2,优势种为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2002年,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后,逐渐形成了以芦苇为单优势种的群落结构。研究区B位于黄河北岸,靠新黄河现行河道入海口处,地理位置为37°46′58.96″N~37°47′31.18″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杓鹬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杓鹬是一种濒危鸟类,通过对其种群及生境调查,发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小杓鹬在迁徒路线上的第一个重要的集中停歇地,种群数量超过世界总数量的17%,在该地区停留约40天。小杓鹬偏受低矮草地生境,农业开发已越来越对其栖息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的群落组成研究表明 :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形目鸟类 7科 2 0属 48种 ,种群数量大 ,群落组成稳定 ,已经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hang目鸟类的群落组成研究表明:自然保护区内共有hang形目鸟类7科20属48种,种群数量大,群落组成稳定,已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对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发现 :目鸟类不同种的迁徒时间、顺序是较为固定的 ,并具有各自的高峰期 ;就其群落而言 ,也有迁徙高峰期出现 ,并且在其迁徙过程中 ,受各种自然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黄河北岸,靠新黄河现行河道的入海口处,地理位置为37°46′58.96"N~37°47′31.18"N,119°6′28.73"E~119°8′45.29"E,面积为4.5km2。优势物种为翅碱蓬Suaeda salsa(L.)Pall.。该区域主要由于1997年黄河河道在清八断面处改道而逐渐淤积而成,土壤成土年龄短,盐分高,植被以翅碱蓬为主,存在大面积的光滩裸地。  相似文献   
10.
对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目鸟类的食性、觅食地质量、食物量与形目鸟类的关系及鸟类在不同觅食地的分布等的研究表明 :形目鸟类单位面积的数量与觅食地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呈正相关。并对形目鸟类的觅食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