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天敌释放”是外来植物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一个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种,在原产地有多种天敌昆虫。本文初步研究了喜旱莲子草在入侵地的昆虫群落物种多样性、天敌昆虫类型及虫食特征。对生长在天目山低海拔地区的池塘和陆地2类生境中的喜旱莲子草单优势种群落中的昼行性昆虫群落进行了取样调查。采用扫网法捕捉昆虫,并对网捕昆虫鉴定至科;种名没有鉴定,但每科下均为1种。主要结果是:在样地中共捕获昼行性昆虫58头,隶属于5目6科6种。样本数量较多的有,蝗科(40%)、蝇科(22%)和卷蛾科(12%)。除昆虫密度外(1.8头.m^-2与4.3头.m^-2),水、陆2类生境中昆虫群落的物种丰富度(6和5)、多样性指数(2.25和2.09)和均匀度指数(1.26和1.30)均无明显差异。取食喜旱莲子草的昆虫只有蝗科和卷蛾科各1种。水、陆生境下叶片虫食类型有差异,水生生境中以缘食状或孔洞状为主(蝗虫所食),而陆生生境中以缘食状和透明膜状为主(蝗虫与蛾类所食)。与文献中报道的喜旱莲子草原产地天敌昆虫群落的结果比较可知,入侵中国的喜旱莲子草在天敌昆虫物种丰富度及专化天敌昆虫种类两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天敌释放”效应。失去天敌昆虫的"下行"控制作用可能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