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对牛卵巢卵泡内卵母细胞在不同浓度的CO2培养箱内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及胚胎体外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含5%小牛血清(CS)的TCM-199内的卵母细胞在2%CO2条件下培养20h后,达到第二次减数分裂期(MⅡ期)的卵子数明显高于在5%CO2条件下培养的卵母细胞数(P<0.05)。两种浓度的CO2条件下培养的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无明显差异,2%CO2浓度下培养的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高于5%CO2浓度下培养的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疯牛病的流行已给许多国家尤其是欧共体各国的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并开始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一个国家的疯牛病 (BSE)风险程度、发病状况及监测系统的完善程度成为牛及牛产品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其中监测系统是否有效 ,关键取决于检测技术的有效性。虽然人们已开发出各种病牛尸检方法 ,但这并不能有效的防止疯牛病的传播和降低经济损失。因此 ,如何对牛进行活体检测已成为生物界竞相研究的热点。虽然目前疯牛病的活体检测技术还不成熟 ,但进展很快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BSE活体检测的方法及一些相关研究。1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核君迁子Diospyros lotus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无核君迁子果实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以不同时期无核君迁子果实为材料,测定单宁、总酚、黄酮、花青素、糖和果胶组分以及果胶降解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无核君迁子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单宁和花青素不断降低,不溶性单宁、淀粉、果糖、葡萄糖、糖酸比、水溶性果胶、离子结合果胶逐渐上升,总酚、黄酮、可滴定酸和共价结合果胶先升后降;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裂解酶活性在果实软熟期显著上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溶性果胶、离子结合果胶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共价结合果胶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淀粉、果糖、葡萄糖与水溶性果胶、离子结合果胶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裂解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无核君迁子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单宁逐渐下降至可食用阈值以下,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裂解酶参与催化细胞壁果胶组分降解,进而引起无核君迁子果实果胶组分变化、可溶性糖升高以及活性成分变化。图4表2参29  相似文献   
4.
收集不同供体牛的卵母细胞并分成两组。体外成熟培养16h为不完全成熟组;体外成熟培养24h为完全成熟组。结果显示,体外受精48h后,成熟组大部分胚胎发育到8细胞期和16细胞期,不完全成熟组的多数胚胎发育到2细胞期和4细胞期。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成熟组。染色体异常表现为单倍体、多倍体和混合倍体。引起染色体异常发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精子穿入时透明带或卵母细胞膜的功能障碍所引起。  相似文献   
5.
三种培养基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三种培养基:(1)B2(LABORNI、OIREC.C.D,France)+颗粒细胞(GC)、(2)IVMD-101(FHK,Japan)、(3)ACM(本实验室自配)+胎鼠成纤维细胞(MEF),对牛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卵裂率(%)来说,第1,2组和第3组分别为65.3±0.05、73.8±0.12及72.7±0.12;以囊胚率(%)来说,第1,2组和第3组分别为33.8±0.05、10.5±0.07及38.9±0.18;而以AB级囊胚率(%)来说,第1,2组和第3组分别为67.6±0.05、60.1±0.04及71.8±0.11。因此,通过统计分析,在我们所研究的三种培养基中,ACM+MEF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对体重为4 5±0 5kg的雄性京巴、沙皮和杂种宠物犬,随机分成2组,每组9只,由桡静脉采取自身对照血液后,冷应激组置于0℃的冰水混合物中30min,分别于刺激结束后0h、1h、2h采血;热应激组置于41~42℃的环境中1h,分别于刺激30min和60min时,刺激结束后1h和2h采血。测定血样中的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比容、血沉、红细胞脆性等血液指标,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的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浓度。结果表明:在热刺激条件下,各试验期皮质醇和ACTH的浓度均高于各自对照期,但热刺激30min和60min时,与各自对照期相比,皮质醇浓度和ACTH浓度差异均极显著(P<0 01);刺激结束后1h,皮质醇浓度与对照期相比差异仍极显著(P<0 01),ACTH浓度差异显著(P<0 05);刺激结束后2h二者虽都高于对照期,但差异不显著(P>0 05)。冷刺激条件下,各试验期皮质醇和ACTH的浓度均高于各自对照期,其中冷刺激结束时均差异极显著(P<0 01),结束后1h差异显著(P<0 05),结束后2h差异不显著(P>0 05)。冷热刺激对各项血液生理指标也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以上结果显示:上述神经内分泌和血液生理指标的改变与急性冷热应激反应有关,提高了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从而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7.
采用NCSU-37为体外成熟、受精、培养体系,比较不同成熟时间46h、58h和70h的猪卵母细胞对体外受精的影响和孤雌发育。结果显示,猪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46h、58h和70h后,46h培养组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明显低于58h和70h培养组(P<0.05),但囊胚发育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46h组的孤雌发育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囊胚发育率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时间延长,体外受精后的囊胚发育率降低,孤雌发育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8.
对38份柿种质资源进行连续2年的天然2n花粉得率评价,发现不同资源的2n花粉得率存在明显差异,且相同资源在不同年份也存在差异,筛选出产生2n花粉相对稳定且得率较高的种质2份,涩柿无性系‘716号’和‘中柿4号’,其2n花粉得率分别可达7.17%和6.80%。在34号资源的雄花发育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除个别异常现象如中期Ⅰ落后染色体、三分体、二分体等之外,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较为规范,且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雄花表型存在相关性,即当花芽开始膨大,花芽的花冠和萼片在顶部持平时(4月8—12日),小孢子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时期,此时为理化诱导2n花粉得率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
以260份柿种质资源为试材,对果实的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果柄长、果柄粗、蒂长、蒂宽和单果鲜质量等9个数量性状指标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等。供试材料的果实形态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6.98%(果形指数)~50.57%(单果鲜质量);累积贡献率为78.85%的前3个主成分包含了9个数量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基于第1和第3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其中Ⅰ、Ⅳ类群适合作为扁球形良种选育的育种材料,Ⅱ、Ⅲ类群适合作为球形良种选育的育种材料,Ⅴ类群适合作为长球果形良种选育的育种材料,Ⅳ类群适合作为大果良种选育的育种材料,Ⅱ类群果实鲜质量偏小,可以作为小果良种选育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卵丘细胞对活体取卵(ovumpickup,OPU)来源的裸卵在体外成熟中的作用。实验分3组:自然裸卵组(NO),裸卵独自成熟培养;共成熟组(CM),自然裸卵与A级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 oocyte complexes,COCs)共成熟培养;非裸卵组(NN),正常AB级COCs成熟后,去除卵丘再进行体外受精与体外培养。结果显示:NN组的成熟率最高,其卵裂率及囊胚率高于NO组,但与CM组相似;CM组的成熟率与NO组没有显著差异,但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比NO组高。表明OPU来源的裸卵和A级COCs共成熟能显著改善裸卵的发育能力;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的促成熟作用可直接作用于裸卵,促进裸卵的成熟及随后的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