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木瓜属4个小优良观赏品种的形态特征、优良特性、繁育、栽培技术与推广应用。这4个木瓜优品种是:‘红宝石’、‘绿宝石’、‘大富贵’、‘多彩’贴梗木瓜。同时,介绍了它们的苗木繁育、栽植技术要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草莓的扦插育苗,就是将繁育苗母匍匐茎上出的未扎根的子苗与母体分离,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育苗基质上,经过培育形成壮苗后移植大田,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一、选择扦插子苗1、确定扦插用子苗田,并促进其生长。首先选取生长优势突出的露地或促成栽培苗田做为专用繁育田,露地草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河南地区枸骨4新变种,即:①紫枝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purpureoramula T.B.Zhao et J.Y.Chen,var.nov.)、②紫序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trispinoso-duris T.B.Zhao,var.nov.)、③剌齿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spina T.B.Zhao,var.nov.)和④多刺枸骨(Ilex cornuta Lindl.et Paxt.var.ultraspina J.Y.Chen et T.B.Zhao.Var.nov.)的形态特征和分布情况,并与原变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斑叶’构树和‘金叶’构树2个河南构树新品种的形态特征,均为构树芽变,经多代嫁接鉴定彩叶性状遗传稳定。新品种‘斑叶’构树的独特特征为:叶片1/3~2/3,稀全叶为淡黄色或黄白色,与构树原品种相区别。‘金叶’构树的独特特征为:枝、叶,全为淡黄色或黄白色,而与构树原品种相区别。同时,介绍了2个新品种的繁育技术要点及其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5.
果树育苗期的病害是指在果树育苗中,幼苗期所发生的病害。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沤根病等。主要危害苹果、樱桃、梨、桃、杏、葡萄等果树的幼苗。在早春育苗时,苗圃地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常导致幼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6.
草莓的扦插育苗,就是将繁育苗母匍匐茎上出的未扎根的子苗与母体分离,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育苗基质上,经过培育形成壮苗后移植大田,从而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蜡梅科、蜡梅属,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其中河南省鄢陵县之腊梅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蜡梅既可以大田种植,也可以做成盆景造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猕猴桃液体授粉花粉悬浊液的高效制备方法,以猕猴桃混合雄株花粉和“豫猕猴桃2号”为试材,进行了利用粗制花粉配制花粉悬浊液及液体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悬浊液的花粉浓度随粗制花粉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加;粗制花粉添加量12%~16%(w/v)时,悬浊液的花粉浓度可达125~175万粒/ml,花粉发芽率85%以上,与对照(添加5%精制花粉)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坐果率几乎均为100%;12%以上处理单果重100g左右,种子数1100~1220粒,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4%处理单果重、种子数则显著低于以上处理;不同处理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酸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吸光指数与花粉浓度具有密切线性相关关系(r=0.98),吸光指数2.5可作为判断花粉浓度是否适宜的指标。该法省去了花粉精制程序,是一种高效省力的猕猴桃人工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9.
蜡梅又名腊梅,蜡梅科,蜡梅属.由于色香俱备,冬季开花长久,为园林之冬令特色.其也宜作盆景,供室内观赏,更是冬季室内插花的上品,瓶插时间特长,可这数十天之久,作为盆花桩景和瓶花亦具特色,更具中国园林的特色.蜡梅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花木.本文通过对蜡梅的盆栽技术以及蜡梅在我国园林中应用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树种园林中蜡梅的应用形式和配置特点,以引起我国专业人土的重视,使得这一原产我国的优良香花树种在我国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蜡梅科、蜡梅属,是我国特产的传统名贵观赏花木,其中河南省鄢陵县之腊梅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蜡梅文化。蜡梅既可以大田种植,也可以做成盆景造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