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李外禾 《绿色科技》2013,(3):221-224
指出了李渡新城是未来重庆中部区域的中心城市,是重庆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的重要城市,是涪陵未来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和商业中心,是涪陵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区域。分析了李渡新城存在城市发展不快、经济总量不大、管理效能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探讨了李渡新城的长远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及任务,努力把李渡新城建设成为涪陵的现代产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前沿重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富有山水园林特色的现代化城区。  相似文献   
2.
李外禾 《绿色科技》2014,(4):301-304
指出了重庆市已在长寿、涪陵、万州布局建立了三大化工基地,发展天然气、化工等产业,重化工业向涪陵布局,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节省成本,但不少重化工项目都属于资源、能源、资金密集型产业,又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特点,对环境的挑战极大。立足于涪陵重化工产业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的耦合,找出涪陵重化工产业布局的不足,分析了其深层次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环境承载力考虑的涪陵重化工产业布局的建议,供决策部门作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3.
乡村债务已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公信力和执行力,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与乡村经济发展,而形成乡村债务的原因错综复杂,有快速膨胀和爆发的潜在风险,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与关注。只有多途径化解、强化职责、发展乡村经济,才能提高集体经济自身造血能力,有效治理乡村债务。该文从涪陵区乡村债务现状及特征入手,分析了城乡统筹视野下涪陵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践行群众路线,要"心:装满于民"是创新阳光行政制度的源泉和基础;"行:透明于民"是创新阳光行政制度的关键和核心;"果:服务于民"是创新阳光行政制度的归宿和落脚点,使整个行政工作置于"阳光"下运行,在符合"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运行。  相似文献   
5.
李外禾  贾波 《绿色科技》2013,(2):247-249
指出了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既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实际举措,又是一项关系国家和企业安定团结的政治任务。从加强领导宣传、着力建设标准化社区、实行社会化服务管理产业化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力求从根本上解除退休人员由于企业经营不善等诸多因素造成福利不到位的社会矛盾,最终实现退休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使他们充分享受社会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涪陵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视域下涪陵工业园区发展存在重点项目推进力度不够,债务化解压力较大;产业链条不完善,新兴产业规模不大;创新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土地指标缺口较大;铝产业板块下滑明显,精深加工项目引进不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要点燃李渡“千亿”产业园发展引擎,引领高质量发展;抓住龙桥工业园区建设“牛鼻子”,催生发展新业态;打造白涛工业园区完整产业链,增强可持续发展力度;打造清溪“更专更优更强”特色园,实现产业提档升级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由于食品质量问题频发,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是加强食品质量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探讨了涪陵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消费者认知度底、政府倡导不足、企业需求不大等,提出了需要政府督促指导、企业主动作为、消费者共同参与,才能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真正确保人民"舌尖安全"。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摆脱贫困。涪陵区在精准脱贫中还面临着产业扶贫薄弱、扶贫思想认识不到位、脱贫农户返贫率高和扶贫措施不够精准等问题,这是涪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解决的"拦路虎",需要我们从政策"低保兜底"、产业、项目、文化、大数据等方面精准施策,才能真正做好实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