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文冠果嫁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文冠果嫁接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对嫁接方法、接穗类型、嫁接人和嫁接的天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腹接的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0.5%;接穗类型对嫁接成活率无影响;不同的嫁接人和天气条件对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采用腹接的方法,最好的嫁接者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平均嫁接成活率达到86.8%,在阴天无风的条件下所有的嫁接者平均嫁接成活率达82.0%.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区榛树的主要病虫害是榛实象鼻虫、介壳虫、木蠹蛾、金龟子、白粉病等,分别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集约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树冠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通过对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树冠结构的研究表明 :集约经营树冠的枝长分布和树冠形状有利于对光的截获 ;用分级标准木法实测叶面积指数 ,集约经营为 3 0 36 2m2 m-2 ,粗放经营为 2 1 786m2 m-2 ,前者是后者的 1 4倍。集约与粗放经营林分累积叶面积指数可以分别用下列模型进行估测 :ICLAI=0 .2 6 0 7 Z1.80 3 0 e-0 .164 3Z(R2 =0 .991 9)和ECLAI=0 .0 6 39 Z2 .64 80 e-0 .2 53 0 (R2 =0 .996 0 ) 。分别以平均木冠长为自变量 ,用上述模型计算集约与粗放经营林分累积叶面积指数 ,结果为 3 1 2 2 1m2 m-2 和 2 2 6 1 9m2 m-2 ,分别与实测值相差 2 8%和 3 8%。集约与粗放经营林分标准木的累积叶面积垂直分布与对应模型模拟的结果具有紧密的正相关 ,利用标准木的测定值能可靠地估测林分的垂直累积叶面积指数分布 ;栽培措施对树冠形状有显著的影响 ;圆锥形树冠、较大的枝倾角和较高叶面积指数是集约经营林分生产力较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1.精选品种适于我省的品种有垦粘1号、春糯1、3号、九甜糯1号、延糯11号、九糯3号、白糯1号等.  相似文献   
5.
森林经营是国有林场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森林经营突出时代特征、把握资源特点,体现发展特色。木兰林管局在近年森林经营实践中,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探索出国有林场培育优质高效森林,搞活林业产业经济,推动森林可持续经营之路。本文结合木兰林管局森林资源特点,对森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可持续经营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7.
辽东稳木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山野菜。多年来大连地区山地引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满足市场消费者需求,加快出口创汇,在可持续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综合性的林业技术高效栽培绿色山珍食品,实现效益最大化。为林农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绿色产业提供技术参考,促进在集体林权改制后大连山区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油松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调控的适应性,试验研究了油松种子在6个梯度恒温条件下和6个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种子萌发情况。对比结果表明:6个恒温条件下,油松种子均可萌发,发芽率排序为25℃30℃35℃20℃40℃15℃。6个土壤含水量处理下,油松种子均可萌发,发芽率排序为25%30%20%35%15%40%。提出了温度和水分都是影响油松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发展林业经济不仅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还能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介绍了朝阳市林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林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加快我国畜禽产品追溯体系和追溯技术的研究、建设与应用进程,在总结我国畜禽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历程的基础上,从追溯系统研究进程、畜禽种类和追溯技术3方面对我国畜禽产品追溯体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追溯体系方面存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有待完善、政府各部门间协同有待加强、企业参与度和民众信任度有待提高、商业模式有待建立等问题,追溯技术方面存在信息获取和共享难度大、追溯技术研究覆盖面窄等问题;提出在完善追溯制度和追溯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创新商业发展模式为建设重点,以标准化为基础进行追溯技术顶层设计和追溯模型构建为追溯技术研究核心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