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衡阳市水源不充足的高岸田和丘岗地,建议采用冬油菜复种夏大豆的生产模式,以充分利用地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根据衡阳市气候特点,从品种选择、播前准备、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冬油菜高产稳产关键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提早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介绍了夏大豆高产稳产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对硝基苯胺和合成得到的2-溴-4-硝基苯胺为原料, 采用Gomberg-Bachmann芳基偶联反应,合成了两种电致磷光材料的关键中间体2-(4-硝基苯基)吡啶和2-(2-溴-4-硝基苯基)吡啶,并通过1HNMR确证了产物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简单、可行,芳基偶联产物2-(4-硝基苯基)吡啶和2-(2-溴-4-硝基苯基)吡啶的产率分别达到了22.5%和5.9%,其中前者超过文献报道水平,后者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3.
我市柿树栽培历史悠久,在长期的生产栽培过程中,形成了牛心柿、合柿、四缝柿等名优品种,年产鲜柿果1100万公斤。但由于多栽培于山地梯田堰边、隙地,立地条件差,管理粗放,处于半野生状态,几十年生的大树林产不足50公斤。为了充分发挥老资源的生产潜力,受省林业厅经济林站的委托,进行了改造低产国的综合技术开发。 开发点共六个村,同属石灰岩山地,土层浅薄,肥力差;柿园总面积630亩,14912株,中心点设于圣井乡曹省庄村,共有柿树125亩,2912株。1984年开发前六个村总产仅29万公斤,亩产460公斤,株产19公斤。通过1985—1987三年的开发试验(经省、地…  相似文献   
4.
雨季造林是加快荒山荒地绿化的重要途径,近些年雨季造林在我省逐步得到推广.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我省降水集中的多雨季节,温度高、湿度大、墒情好,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季节.雨季造林时间性强,技术要求严,造林难度大,造林可用树种少,为了充分利用雨季的有利时机,搞好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对其雨季造林技术及管理措施谈一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花生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仁 《河南农业》2008,(15):20-20
一、为害症状 花生全生育期均可发生茎腐病,以结果期最重。为害子叶、根和茎秆等部位,主要集中在主茎的基部和根茎的中上部。病菌从子叶或幼根侵入,子叶受害后呈黑褐色;根茎部受染后。先产生黄褐色,后变黑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病斑纵横发展形成环状病斑。输导组织被破坏,引起茎基部组织腐烂,土壤湿度大时形成软腐,土壤干燥则形成干腐。苗期发病后4-5天即可死亡.成株期发病后,约需30天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6.
2-(4-硝基苯基)吡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对硝基苯胺和合成得到的2-溴-4-硝基苯胺为原料,采用Comberg-Bachmann芳基偶联反应.合成了两种电致磷光材料的关键中间体2-(4-硝基苯基)吡啶和2-(2-溴-4-硝基苯基)呲啶,并通过nHNMR确证了产物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简单、可行,芳基偶联产物2-(4-硝基苯基)呲啶和2-(2-溴-4-硝基苯基)呲啶的产率分别达到了22.5%和5.9%,其中前超过献报道水平,后未见献报道。  相似文献   
7.
“在即墨农贸市场上,只要有1千克的蘑菇,就有0.7千克是用的他的菌种;四邻八疃十人养蘑菇,八人受过他的指点。”一位正在山东省即墨市食用菌协会“取经”的老农,乐观而又自信地这样说。目前王秉鸿的菌种已推广到平度、莱西、崂山、城阳等多个县区,年创社会产值近千万元。  相似文献   
8.
辣椒具有调节味道、开胃的作用,另外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它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之一。文章对辣椒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升辣椒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探索沃柑果实免遭霜冻害的方法,以2021—2022年提早采收的沃柑为材料,在室温贮藏条件下,采用咪鲜胺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在贮藏期的糖、酸、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以及失重率、腐烂率、电导率等耐贮性指标,并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2 a的7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咪鲜胺能有效抑制沃柑贮藏期腐烂病菌的生长,延迟果实腐烂发生的时间;同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能够维持在采前水平。在150 d贮藏期内,可滴定酸含量整体上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咪鲜胺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速度较CK快,因此,咪鲜胺处理的固酸比高于CK。固酸比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风味物质含量也逐渐提升。在贮藏期间,咪鲜胺处理与CK的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差异,到贮藏150 d时,2021年的维生素C含量约20.90 mg/100 g,2022年约14.50 mg/100 g。在果实耐贮性方面,2022年咪鲜胺处理的失重率略低于CK,而2021年显著低于CK;2021年咪鲜胺处理的果皮电导率显著高于CK。通过聚类分析,将2 a的7个指标聚为2类,第一类为0、15、30、45、60、90 d的CK和0、1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