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林业   74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肉桂幼苗为试材,研究了N、P、K不同配比对肉桂容器苗苗高、地径、叶片数以及叶面积、主根长、根尖数、根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对肉桂容器苗早期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施用NP肥对苗高、地径、叶数、叶面积及根生物量等影响较显著,分别是对照的126.0%、128.3%、138.6%、210.2%、147.4%;K肥对根系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主根长、根尖数分别比对照高34.9%、47.4%。  相似文献   
2.
油茶壳及油茶麸堆制有机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油茶壳和油茶麸配置成4种不同比例进行有机肥沤制试验,结果表明油茶壳与油茶麸3:1时所堆沤成的有机肥中有机质及N、P、K含量较高。建议今后在油茶生产中进行有机肥堆沤时,油茶壳和油茶麸按3:1配比,以达到较优的养分效应。  相似文献   
3.
肿腿蜂(Scleroderma sp.)属膜翅目,肿腿蜂科。其外形象蚂蚁,成虫的雌蜂体长3~4毫米,雄蜂2~3毫米,均分有翅和无翅二型,唯雄蜂无翅型极少。不论雌雄峰,均有翅不飞,善爬行。每头雌蜂可产卵100粒左右。在温度27℃、湿度70%、饲料充足的条件下,全年可繁殖11代。常温下雌蜂寿命在100天以上,雄蜂为20~30天。该蜂是一些钻蛀性害虫(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天敌。由于寄主少,或寄主虽多,但需通过修(修枝抚育)、劈(劈开害状)、剪  相似文献   
4.
以两组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无限花序近等基因系及4份不同背景的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品系为材料,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比较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在各农艺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无限花序,甘蓝型油菜有限花序能提前终花和成熟、缩短主花序长度、降低株高、增强抗倒伏性、增加分枝数,但对初花期、全株有效角果数、千粒质量、每角粒数、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靖西大果山楂原产地靖西县及其周边地区的调查,基本了解其生产和加工现状。集约经营水平低,单产不高,隔年结果明显,爆皮病危害严重的现象相当普遍;产品开发缺乏科技含量和创新,品牌培植意识不强,市场观念淡薄。针对当前的状况,提出了相应对策,广泛推广山碴复壮技术,加强良种选育工作,同时重视地方品牌培植,拓宽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6.
清化肉桂(Cinnamomum cassia BI. forma maerophylla)是品质优良的经济林树种,引进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概述了清化肉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我国引种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清化肉桂今后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利用切接与劈接、套袋保湿与绑带全封保湿的不同嫁接处理方法进行八角(Illicium verum)幼树换种研究,选取出以绑带全封保湿为最佳的换冠方案,同时对套袋与绑带全封保湿方式进行组合应用,比较不同树龄与树高的八角幼树对换冠的影响,确定造林1-3年、1.0m左右的幼树为最适换冠对象。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越南抱茎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4作用下的越南抱茎茶的地径、苗高、叶数等生长状况表现最好,其次为基质3和基质2;不同配比栽培基质作用下,基质4能显著促进苗木高生长,其次是基质3和基质2.不同基质配比对苗木叶量的生长差异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基质4(V河沙∶V椰糠=2∶1)基质配比较适合越南抱茎茶的生长,其次为基质3(V赤红壤∶ V椰糠∶ V泥炭土=5∶4∶1)和基质2(V赤红壤∶V泥炭土=2∶1).  相似文献   
9.
DELLA蛋白是参与赤霉素调控途径的关键因子,对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揭示甘蓝型油菜中DELLA蛋白家族的分布和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分析了家族成员、序列特征、进化关系和组织表达。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中有13个DELLA蛋白基因,被定位到8条染色体和2条随机序列(chrC09_random和chrCnn_random)上;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家族被聚为4个亚家族,第一亚家族含有7个基因,第二、三和四亚家族各包括2个基因; DELLA基因呈组织特异性表达,其中BnaA10g17240D、BnaC09g40420D、BnaCnng68300D和BnaC05g47760D在各组织中表达都相对较高,在茎中BnaA06g34810D、BnaA09g18700D和BnaC09g52270D表达最高。本研究为后续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金花茶种质的遗传关系,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对在不同地区收集的25份金花茶种质与山茶科其他5份种质进行测序。以猕猴桃基因组为参照,对金花茶基因组DNA酶切构建SLAF-seq文库,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SNP标记开发及其进化关系分析,在多态性SLAF标签上开发特异性SNP位点,最后根据SNP位点构建25份金花茶种质与山茶科其他5份种质的进化树。最终共开发1471113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有69597个;共得到443819个群体SNP位点,其中高一致性的群体SNP位点119452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金花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可分成2个大的类群,其中第2类群包含了全部收集的金花茶种质,其又可分为3个亚族,这3个亚族的分化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第1亚族主要是来源于越南的金花茶品系,第2亚族由2个越南的金花茶品系和5个中国的金花茶品系组成,第3亚族全部由来源于中国的金花茶品系组成。研究结果从基因组水平揭示不同地区金花茶种质之间的遗传关系,所开发的SNP位点可进一步用于金花茶种群的进化分析、重要性状的关联分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