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油松飞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的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研究首先对油松飞播幼林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林分密度对林木各个生长因子的影响程度。除对高生长影响不明显外,对胸径、冠幅、单株材积等都有明显的影响。其次,确定了油松飞播幼林抚育间伐的技术指标,即确定了抚育间伐的起始期、间隔期、间伐强度、合理保留密度及抚育间伐方法等指标。并编制了“油松飞播幼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一览表”。  相似文献   
2.
由频次分布X~2检验法和聚集度指标法统计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在油松飞播纯林空间分布型为负二项分布。其聚集的程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大。种群的扩散为聚集型扩散。结果还表明,种群中是以个体群存在的。个体群的平均大小亦随着虫口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一定的允许误差(0.1、0.2、0.3)内,最适抽样数分别为168株、45株和20株。并且与虫口密度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3.
李振禄 《油气储运》2006,25(6):55-56
介绍了哈得4油田原油物性特征、地面集油管道工艺特点及其油井结蜡现状,在分析地面集油管道结蜡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清蜡实践.通过对不同清蜡方案的对比,制定出了针对地面集油管道的清蜡措施,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飞播林区未成林地上,进行了油松飞播幼苗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通过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结合播区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我省油松飞播林区的移植造林技术,此项研究为巩固、扩大飞播造林成果,充分利用播区资源,加速荒山绿化,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1 抚育管理的起始期 油松飞播幼林抚育管理的起始年龄,主要依据林分分布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来确定。从油松飞播林的分布规律来看,主要是初始密度大,在不同地段上,分布的多少,林分密度的大小,又受立地和植被条件影响,并且多呈团片状分布,在飞播造林成效较好的  相似文献   
6.
对太行山区飞播油松幼林内的油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毛虫在太行山区油松飞播林内1年发生1代,以4—5龄幼虫在树下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上树危害。其越冬死亡率平均为11.42%。幼虫的空间分布为负二项分布。其防治采用开林道进行化学防治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