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小型制材纵割锯(见45页图)图中:1.2—电机;3—变速轮;4—飞轮;5—电机;6—传动皮带;7—连杆;8—导板;9—锯条;10—原木;11—小跑车;12—鹰咀;13—手动操纵杆;14—杠杆;15—传动齿条;16.17变速齿轮。2.转子刮刀剥皮机(见45页图)a—工作图:1—转子;2—剥皮刮刀;3—刀刃;4—原木;5—树皮;6—弹簧。(?)—刮刀在原木表面工作情况。转子刮刀的转速取决于原木的径级与其进给速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日木名南亚里士多旋切机直接联机系统,是以外周驱动式旋切机为主体联结“得利姆剪切机”和“双堆板机”,形成一个单板旋切、剪板和堆积高效率的生产线。这个系统将三个工序联结为一体,只需一人操作。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整个森林资源急剧变化的主要特点是:原始林木越来越少,人工林木越来越多;大径林木越来越少,小径林木越来越多;珍贵树种林木越来越少,速生树种林木越来越多;也即是环孔材(有花纹)林木越来越少,散孔材(无花纹)林木越来越多。这个巨大的变化无疑给我国今后林产工业企业的布局、发展类型、规模、产品品种带来许多新思想、新内容。特别是给林产工业生产的工艺和设备、设计制造带来许多新思想、新内容。因此,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将是我国今后整个林产工业研究、设计、制造和生产等部门长期协同合作的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林产工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54年至1957年是以制材与松香生产为主体的、对全国各省、市(区)城镇大小企业进行全面整顿、改造、提高的阶段。这个阶段初步理顺了行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中心的生产管理体系和生产秩序。1958年至1975年是以发展纤维板、栲胶和木酒精等为主体的大搞木材综合利用的阶段。这时期建设了几个较大型的纤维板、栲胶和木材水解厂,打破了单一制材生产、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林业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原始林木越来越少,人工林逐渐增多;大径林木减少,小径林木增多;珍贵树种林木下降,速生树种林木上升。这个变化无疑给我国今后林产工业的布局、发展类型、规模、产品品种带来许多新思想、新内容.特别是给林产工业生产的工艺和设备设计、制造带来许多新课题。如何适应客观原料变化的特点,将是我国今后林产工业研究、设计、制造和生产等部门长期协同合作的最迫切的功坚任务.首先谈制材:当前制材技术改造的呼声十分高涨,是个好势头。我认为总的方针  相似文献   
6.
R115型削片制材联合机是芬兰最新产品。专门用于解决70—200毫米小径原木的制材问题。以前这些小径木的制材常被认为是一个难题。R115型机上的一些新发明已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一些国家申请了专利。此机的主要特点是: 1、生产工艺流程很短,全长仅115厘  相似文献   
7.
一、二次加工的必要性与教训刨花板、胶合板(主要是低质材生产的胶合板)、中密度纤维板和硬质纤维板在其板面、材质和花纹等方面,不如天然木材那样平整、细密、坚实与绚丽,具有某些缺陷。除少量的素板直接使用外,大量的素板  相似文献   
8.
在新形势下我国林产工业技术发展方向的初探林业部林产工业公司李祥熊近20年来,我国林产生产与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原始林木越来越少,人工林木和次生林木越来越多;大径林木越来越少,小径林木越来越多;硬质林木越来越少,软质林木越来越多;这种变化给我国...  相似文献   
9.
一、制材工业的兴起“制材”这个专用名词,是从日本“制材”脱译过来的外来语。我国历来的称呼,在南方地区叫“锯木”或“锯板”,在北方地区也多叫“锯木”,但在东北三省则多称“制材”以及某某“火锯厂”了。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的木材加工工业比较发达.全国从事林业和木材加工工业的职工约六十多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每年要诮耗木材三千万立方米.但国内只能提供木材700万立米,尚有2300万立米的木材需要从非洲、东南亚等国进口,每年要花12,000亿里拉,为全意进口物资的第三位.其木材消耗情况如下: 制材1200万立米,造纸800万立米,建筑材料60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