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湟中县青杨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对湟中县青杨主要病虫害的调查,总结青杨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春天连续出现沙尘天气,沙尘灾害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居民生活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心腹之患,沙尘灾害是以气候为主导因素的灾害类型,大风是形成沙尘活动的直接因素,地形、降水、气温和沙源及人为活动也是引起沙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沙藏催根及地膜覆盖对新疆杨扦插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藏催根及地膜覆盖对新疆杨扦插育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插穗进行窑内沙藏催芽处理与土壤深埋催芽处理相比,在苗高、地径生长量也呈现显著性差异;地膜覆盖与大田不覆盖扦插相比,在苗高、地径生长量及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通过窑内沙藏催芽和地膜覆盖可缩短育苗周期,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湟水河流域中上游,是青海省农业、人口大县,也是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的县份之一,地形由梁、峁、沟、川组成,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是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海拔高度2222米~4488米,全年降雨量300米~450毫米,植物生长期200天左右。自1978年“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以来,先后在湟中县实施了一至四期三北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等。森林面积由1978年的81,765公顷增加到现在的135,820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前的9%提高到现在的33.1%,农田林网和四旁树达2481.6万株,林木绿化…  相似文献   
5.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我国西北地区春旱严重,造林成活率较低,给林业生产健康快速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杨树采伐后,利用伐桩上的不定根或休眠芽形成的萌生枝条来更新林带,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杨树营造的农田林网,达到成熟期需要更新时,在林木休眠期,一般在11月进行采伐作业,伐桩高度一般在5厘米以下为宜,并用湿土进行掩埋,待春天萌芽条长出后,在其基部培土扶正,以利生长。二、除蘖定苗。当萌生条长到1米左右时,将长势较弱,生长不良的枝条剪去,留一株长势优良且生长端直的枝条进行培育,使其保持原有林带的密度。…  相似文献   
6.
农田林网是青海省湟中县林业资源主要组成部分,该县是青海省的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十分重视农田林网的营造和发展。但由于现有农田林网结构不合理,存在问题较多,影响了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发挥和林木经济价值的提高,为此,对全县土地种类、面积、树种组成、林龄结构等诸多方面对农田林网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  相似文献   
7.
祁连圆柏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试验,从选种时间,种子窖藏、沙藏,苗床选择和播种管理等方面,总结出圆柏播种育苗技术要点,在园林绿化和干旱地造林中有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条播与撒播处理对紫丁香株高、地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撒播育苗可提高紫丁香幼苗的高生长量,缩短育苗周期。撒播处理的苗木当年平均高生长达15.28 cm,与条播之间差异极显著,但2种播种方式之间播种苗地径的大小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柳树在湟中县被广泛用于街道绿化,易感腐烂病、溃疡病和枯萎病。针对病害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湟中县属青海省西宁市辖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全县总面积270,160公顷,11镇5乡,418个行政村,总人口4万人。2006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深刻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农村各项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我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林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