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数据是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国家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主要科学依据。试验从开始准备、中间管理与观察记载到最终数据分析和汇总报告.必须做到及时、有序、准确、客观和公正。通过总结十几年来成功承担国家棉花区试的经验.结合农业部制定的统一试验方案.汇制成一套试验实地实时有序操作流程(以黄河流域棉区区域试验中早熟组为例).此流程可做到田间管理及时,观察记载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2.
影响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及提高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发展较快,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成本高、纤维品质差、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棉花生产波动较大.改善棉花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棉花生产中,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很多,如种子、种植制度、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储、加工等,但其中种子的选育、繁育、加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天然林在原始状态下基本都是异龄林。天然林的成熟是林分中个体林木的相继成熟,成熟一株采一株是天然林采伐的本质。历史上对天然林的采伐方式基本上都是不科学或不尽科学的。唯有通过林木资源投入、产出和产出效率的比较所确定的树种材种和经济二种成熟径阶为依据的限径择伐,实现了每株被伐木都是最高产出效率的体现,并将保留林分推向最大生长量和最高生产力的极至状态,从而实现最优的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4.
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的数据是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国家品种审定和推广的主要科学依据。试验从开始准备、中间管理与观察记载到最终数据分析和汇总报告.必须做到及时、有序、准确、客观和公正。通过总结十几年来成功承担国家棉花区试的经验.结合农业部制定的统一试验方案.汇制成一套试验实地实时有序操作流程(以黄河流域棉区区域试验中早熟组为例).此流程可做到田间管理及时,观察记载有条不紊。  相似文献   
5.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发展较快,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水平的提高,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生产成本高、纤维品质差、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棉的积极性,棉花生产波动较大。改善棉花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前棉花生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棉花生产中,影响棉花品质的因素很多,如种子、种植制度、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收储、加工等,但其中种子的选育、繁育、加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无论天然同龄林还是天然异龄林,森林成熟确定的原理都是在于对森林资源的投入、产出和产出效率的比较中如何取得最高产出效率,而比较的前题是投入量必须相等[1]。在同龄林的几种森林成熟确定方法的应用中,由于标准地测算过程中就已完成了林地投入量公顷化的转换,因而所计算出的各龄级年平均生长量之间都具可比性,都是产出效率的体现,因而作为森林成熟确定的依据是科学的。异龄林是林分中个体林木的相继成熟,在林木成熟的确定过程中只有通过模式转换的方法,使各径阶林木产出量统一到单位立米立木上来,如立米立木的材种出材量或立米立木的价值量后,所计算出的各径阶间年平均生长量才具可比性,才是产出效率的体现,才可以用作为木材生产服务的林木成熟径阶确定的依据。而这正是天然异龄林森林经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松花江林管局方正林业局曙光林场为例,采用分区经营理论,以实施综合采育法为前提,论证其森林采伐限额为21800m3。并鉴于50000m3蓄积的初始消耗,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做出限额采伐量5年逐渐过渡到位的具体规划。为确定场级森林采伐限额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当前深化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然林在原始状态下基本都是异龄林。天然林的成熟是林分中个体林木的相继成熟,成熟一株采一株是天然林采伐的本质。历史上对天然林的采伐方式基本上都是不科学或不尽科学的。唯有通过林木资源投入、产出和产出效率的比较所确定的树种材种和经济二种成熟径阶为依据的限径择伐,实现了每株被伐木都是最高产出效率的体现,并将保留林分推向最大生长量和最高生产力的极至状态,从而实现最优的经营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