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获得对葡萄霜霉病具有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本研究通过平板稀释法从葡萄园土壤中分离细菌,采用离体叶片混合点样法筛选拮抗菌,并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根据菌株的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检测了菌株T3的代谢产物。在分离获得的31株细菌中,菌株T1-2和T3发酵液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抑制率与对照枯草芽胞杆菌CN181一致,均为100%;2次田间试验均表明,在7 d时,清水对照的病情指数增加值平均为44.3,菌株T3发酵液的病病情指数增加值平均为21.0,对葡萄霜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52.4%,与菌株CN181发酵液无显著差异。经鉴定,菌株T3为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且该菌株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嗜铁素等抑菌物质。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3对葡萄霜霉病菌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葡萄生单轴霉重寄生菌F3的鉴定及防治效果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从生长异常的葡萄霜霉层上分离获得的菌株F3对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的重寄生作用及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通过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F3对葡萄生单轴霉的重寄生作用,并对菌株F3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28S rDNA序列分析,采用孢子囊萌发抑制和离体叶片点样法测定该菌株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F3对葡萄生单轴霉表现出覆盖、缠绕的重寄生现象。结合形态特征与序列分析结果将该菌株最终鉴定为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菌株F3分生孢子悬浮液及其无菌发酵液对葡萄霜霉菌孢子囊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6.8%和83.1%;经菌株F3分生孢子悬浮液预防处理后的离体葡萄叶片发病率为10.9%,显著低于对照的发病率98.8%,防治效果达88.9%;菌株F3分生孢子悬浮液与葡萄霜霉病菌孢子囊混合后点样接种处理的叶片发病率为50.0%,也显著低于对照,防治效果为49.1%;而治疗处理的叶片发病率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表明层生镰刀菌对葡萄生单轴霉具有重寄生作用,且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较强的预防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三叶青毛状根的诱导和液体培养体系,采用发根农杆菌株系C58C1和ATCC15834进行毛状根的诱导,通过无菌三叶青叶片预培养、浸染、共培养、筛选、形态和PCR鉴定等过程获得三叶青毛状根根系,并对三叶青毛状根和两年生块根总黄酮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发根农杆菌C58C1能从三叶青叶片诱导出毛状根,三叶青毛状根在不添加生长素的1/2M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状态良好,其总黄酮含量约是2年生三叶青块根的1/5。  相似文献   
4.
以双酚A环氧树脂(E-12)为基体,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固化剂,2-甲基咪唑(2-MI)为促进剂,经熔融共混制成的环氧粉状胶黏剂为研究对象,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及力学性能测试分析了2-MI用量对E-12/DDS/2-MI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E-12/DDS体系相比,加入2-MI在E-12/DDS体系中可以改善韧性。当2-MI含量为0.2%质量分数时,E-12/DDS/2-MI体系的力学性能最佳,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11.2 k J/m~2和43.54 MPa,分别较E-12/DDS体系提高了28.7%和21.3%;与E-12/DDS体系相比,加入2-MI使起始分解温度降低,从而使E-12/DDS/2-MI体系的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2-MI的添加降低了E-12/DDS/2-MI体系的表观活化能,有助于降低固化温度和缩短固化时间。研究表明,E-12/DDS/2-MI体系的固化条件为:从93.43℃开始体系发生固化反应,在127.5℃时体系达到充分固化,至172.87℃下体系固化完全。E-12/DDS/2-MI体系的最佳固化工艺为130℃/12 min。  相似文献   
5.
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及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作用,测定了葡萄叶提取物及其有效物质对葡萄生单轴霉Plasmopara viticola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观察了其对葡萄生单轴霉在叶片中扩展、产生孢子囊能力的影响,并对葡萄叶提取物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生单轴霉孢子囊的形成和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葡萄叶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孢子囊形成的抑制率为82.4%,葡萄生单轴霉孢子囊和游动孢子的萌发率仅为7.6%和1.1%,均显著低于无菌水处理。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葡萄叶提取物可以抑制葡萄生单轴霉在叶片内的扩展。当葡萄叶提取物浓度为10 mg/mL和50 mg/mL时,对葡萄霜霉病的室内防治效果分别为80.1%和100.0%;且浓度为10 mg/mL的葡萄叶提取物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预防效果为67.8%,与烯酰吗啉处理无显著差异。液质联用技术检测显示,葡萄叶提取物中含有白藜芦醇和紫檀芪,其对葡萄生单轴霉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紫檀芪的抑制效果强于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