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桤木属种间杂种优势的亲本配合力是选配桤木属种间杂交亲本的主要遗传参数。选用2份桤木、4份台湾桤木和3份欧洲桤木作为亲本,按照不完全随机交配设计(NCⅡ)配置18份(3×6)杂交组合,估算9个种实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等遗传参数和竞争优势。结果显示桤木属种间杂交组合种实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各种实性状均主要表现为基因加性效应遗传,种子长度、宽度和千粒重表现为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种实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FWHFWHFLWTSSLSWCLSSFSA。亲本间的GCA和杂交组合间的SCA均存在较大的差异,GCA和SCA之间没有相关性。在供试的18份杂交组合材料中,ACjt04、ACjg00和AFhlt01、AGtc02在种实性状上的GCA和SCA值均较高,是优良的亲本材料。18个杂交组合的9个种实性状的竞争优势与GCA和SCA均具有正相关性,与SCA的相关性高于GCA。综合分析,桤木属种间杂交种的竞争优势与GCA和SCA具有紧密的遗传相关,对高GCA亲本和优势SCA杂交组合的选择,是组配强优势桤木属种间杂交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红椿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水平氮磷钾肥配施对红椿树高和胸径生长的影响,探讨适宜红椿生长的最佳肥料配比,为红椿林地的合理施肥以及红椿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完全施肥试验方案,设置4个氮磷钾肥施用水平,测定各施肥量下不同生长年限红椿的树高和胸径,计算其生长量,建立树高和胸径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探明肥料效应。【结果】1)施肥后红椿的树高和胸径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与施肥前相比,增幅分别可达48.64%~134.93%和83.50%~231.18%,单株材积的平均增幅可达86.38%。2)与不施肥相比,氮磷钾肥配施后红椿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均有所提高,但其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不同,当施肥年限为1~2 a时,以中等氮钾肥配施磷肥效果最好,连续施肥3年则以中等磷钾肥配施氮肥效果更好。3)随着氮(N1、N2、N3)、磷(P1、P2、P3)、钾(K1、K2、K3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给油橄榄的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油橄榄品种阿贝基娜为试材,通过对低效园与高产园土壤养分的调查、油橄榄叶片中各营养元素的检测,找出了影响油橄榄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再选择生长势弱且挂果较少的样树,对其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3%、0.4%、0.5%和0.6%的高效水溶肥进行施肥试验,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比较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油橄榄树势、叶片和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结果】养分调查中,低效园与高产园的效益差别受到土壤营养状况的影响,高产园区油橄榄叶片中N、P、K、Ca、Zn、Fe的含量均高于低效园的;其中,N含量未达到国外标准,P、K含量符合国外标准,而Ca、Zn、Fe含量均高于国外标准。施肥试验中,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3%、0.5%、0.6%的高效水溶肥,均促进了油橄榄的树高生长;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4%、0.5%、0.6%的高效水溶肥,均能增加油橄榄叶片长度和百叶质量;施用有机肥加浓度分别为0.3%、0.4%、0.5%和0.6%的高效水溶肥,均能显著提高油橄榄坐果率,总体效果随水溶肥浓度的增加而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中,施用有机肥加0.5%的高效水溶肥的总体效果最佳。【结论】Ca、Zn、Fe这3种微量元素均非金堂地区油橄榄生长及产量增加的关键营养元素,而N、P、K这3种大量元素特别是N元素才是限制油橄榄生长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施用有机肥加水溶肥有利于油橄榄树体、叶片、果实的生长,其中施用有机肥加0.5%的高效水溶肥的总体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槭叶梵天花,五加科,多年生草本,生于云南大理苍山等地海拔850~1600米的山坡上,自然株高0.5~0.8米,盆栽株高0.4米左右,冠径0.5米左右.花期7~11月,花瓣5轮,花艳红色,花朵直径5~7厘米.雄花粉金黄色,着生于柱头上中部的周围,雌柱头深红色,有黏液分泌.花后易结果,果皮有短毛,花后15天左右种子成熟,每果内含种子10~20余粒,种子黑色,有种脐.……  相似文献   
5.
贺兰山紫蘑菇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宁夏境内贺兰山地区的野生食用菌。以贺兰山紫蘑菇的主要代表种—紫色丝膜菌(Cortinarius purpurascens)为材料,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的活性最好,在0.5 mg/mL的浓度下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88.3%和96.8%;紫色丝膜菌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相可显著保护自由基诱导的DNA断裂;在0.05 mg/mL时对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有极显著降低作用,在0.15mg/mL时可将细胞内升高的活性氧降低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择出适宜于川中丘陵区的香椿优良家系,为速生珍贵用材树种造林提供良种.[方法]以来自4个省8个地区的44个香椿优树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以蓬溪本地种源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四川省蓬溪县开展造林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家系4年生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变异进行分析比较,开展了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香椿家...  相似文献   
7.
牡丹 盆栽牡丹应长期埋在向阳的花圃中,仅在花蕾含苞欲放时才能挖出搬入室内观赏,否则不经冷冻是不易开花的.霜降前把叶片剪掉,留下叶栖,以保护腋芽.然后用草绳围拢枝条,再用3层报纸包裹,即可过冬.   ……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对豆浆中大豆寡糖的酶解效果。以NCBI数据库中米曲霉来源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的mRNA序列(GenBank登录号:XP_001817311.1)为依据,利用PCR扩增得到gal A基因并根据毕赤酵母使用密码子的偏好性优化基因序列,构建野生型和优化型毕赤酵母工程菌株,摇瓶发酵120 h,测定酶学性质。设置25和45℃2个温度,每个温度下各设置0.6、1.2和2.4 U 3个加酶量,用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酶解10 mL豆浆中的大豆寡糖。结果显示:该α-半乳糖苷酶基因gal A全长1 605 bp,不含内含子,编码534个氨基酸,诱导120 h后优化型工程菌株的α-半乳糖苷酶活性为1.952 U/mL,比野生型工程菌株提高了285%。发酵得到的α-半乳糖苷酶的最适pH为4.33,最适温度为55℃;在pH 3.00~8.00间稳定性良好,在55℃条件下保持40 min后残余α-半乳糖苷酶相对活性为60%;该酶对大部分金属离子具有抗性,但其被MnSO4抑制;以对硝基苯基-β-D-吡喃半乳糖苷(p NPG)为底物时的酶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为0.024 3 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0×10-7mol/(L·s)。酶解试验结果显示,45℃下加酶量为2.4 U反应12 h后,大豆寡糖中棉籽糖的降解率为50.0%,水苏糖的降解率为31.9%。由此可见,本试验中生产的α-半乳糖苷酶对豆浆中的大豆寡糖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桢楠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容器规格、基质配比、缓释基肥施入量、幼苗移入容器前真叶数量对桢楠容器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的影响,并建立桢楠容器育苗技术。结果表明,容器规格对桢楠容器苗的地径苗高增长量及高径比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基质配比对容器苗的地径增长量有显著影响,但对苗高增长量与高径比影响不显著;缓释基肥量对容器育苗的地径苗高增长量与高径比影响均不显著;幼苗移入容器前真叶数量虽然对地径苗高增长量影响不显著,但能显著影响高径比;持水量大并且孔隙度高的基质有利于容器苗地径的生长。结果显示,采用容器规格10 cm×12 cm,基质配比椰糠∶泥炭∶油樟叶∶农林废弃物体积比为4∶2∶4∶3,不添加缓释肥基肥,选用长出3对真叶的桢楠幼苗进行容器育苗效果最好。本研究为后续桢楠人工林的建设与桢楠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葡萄糖氧化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糖氧化酶(GOD)是一种重要的新型饲料用酶制剂,能够保障畜禽肠道健康,提高消化性能,促进动物生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霉菌毒素的中毒症状。本文从结构、反应机理、性质以及来源等方面对GOD进行简介,并概括GOD的生产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加工、传感器、医学和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