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专业学位硕士是近年来我国调整与优化研究生结构的产物.以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就业工作为例,阐述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优劣势,即专业学位硕士更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具有较好的行业背景和就业需求,但对就业市场缺乏准确的认识.分析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过小、培养时间较短以及就业市场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区分度较小.提出了促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的对策,包括实行“两段式、双导师制”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充分发挥就业指导机构的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创建就业实习基地;充分挖掘校友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加强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的宣传以及就业技巧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教学秘书作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各个教学环节的桥梁和纽带,对高校教学秩序的建立和稳定、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经验,对教学秘书的基本岗位职责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协助、执行、服务"三位一体是教学秘书的工作职责;并提出教学秘书必备的职业素质应包括熟练过硬的业务能力、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服务至上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3.
基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获得的相关信息,综合分析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并指出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具体包括:学生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认识有偏颇,生源质量偏低;课程设置和教学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实践环节方面的培养机制不尽完善;学位论文要求较宽泛,对学生有误导。同时,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实践经验,结合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和各项政策,提出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对策,具体包括:扩大影响力,多途经提高生源质量,实行"独立成班"的招生模式和培养模式;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强调应用性,注重多学科渗透和教学的灵活性;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明确责、权、利,建立学校与实践基地良性互动机制;制定导师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健全学位论文管理制度,以使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加规范化、高效化。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教育部自2009年起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规模。但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质量与数量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公众认识存误区、招生政策导向存偏差、培养环节不完善、日常管理水平偏低、毕业生就业面临挑战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增强公众认知度,释放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正能量;促进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体系科学化、实践资源多样化,完善专业学位硕士管理制度,提升专职教师管理水平;助力学业全程,解决专业学位硕士就业问题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压力的逐渐加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增多的趋势。所以高校应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充分意识到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的重要性。该文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提出以预警分析子系统作为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核心部分,构建多层次的心理危机预警信息网络系统,同时要采取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等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