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园艺   1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叶稠李寒地繁殖技术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2007年,通过对紫叶稠李的生物学特性、物候期、繁殖栽培技术、园林应用等方面的试验研究表明:紫叶稠李适合在哈尔滨地区栽培应用,它适应性强、喜光耐寒、叶色美丽、易繁殖、枝繁叶茂、观赏期长、冠形优美,是观赏价值高、发展前景好、优良的园林绿化彩叶树种.  相似文献   
2.
金叶垂榆寒地繁殖技术及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叶垂榆是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一位苗农发现的垂榆的芽变品种,是城乡绿化彩化的优良彩叶树种。2007年4月,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哈尔滨特产所花卉园林研究中心从辽宁省开原市靠山镇引种,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3年来的试验证明,金叶垂榆在哈尔滨地区不需防寒即可越冬。从而为地处高纬度严寒地区的哈尔滨地区城乡绿化彩化增添了一种新的彩叶树种。  相似文献   
3.
介绍莓叶委陵菜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总结其播种、分株繁殖技术,并对其园林应用特点、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其病虫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族海棠寒地引种栽培及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气候条件的限制,我国北方高寒地区的绿化彩化树种比较单一,为了丰富北方高寒地区园林绿化彩化树种,在黑龙江农垦科学院哈尔滨特产研究所农垦花卉园林研究中心对王族海棠进行引种驯化,科学栽培,试验表明:王族海棠在哈尔滨地区能够安全越冬,生物学性状表现正常;选择2年生实生山定子苗做砧木对王族海棠进行嫁接繁育试验,成活率可达97.6%,王族海棠繁殖容易,可观叶、观花、观果,是北方寒地城乡园林绿化彩化的优良彩叶树种。  相似文献   
5.
冷季型草皮产业化生产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使北方寒冷地区草皮生产者改变传统的草皮生产方式,缩短草皮生产周期,提高草皮的质量和土地利用率,哈尔滨特产研究所农垦草坪绿化发展中心于2002~2004年,在其生产基地开展了较大面积的铺草坪网技术生产草皮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冷季型草皮的生产在哈尔滨地区采用铺草坪网技术能够达到一年两茬,从而突破了哈尔滨地区一年一茬的草皮生产周期,总结出了哈尔滨地区冷季型草皮产业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6.
唐菖蒲切花分期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正>在高寒地区,现代苗圃经营者必须对各类苗木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十分了解,在种植布局时能够取长补短,让乔、灌、地被的搭配尽量科学,充分利用土地、阳光、水分、养分,从而使每种植物都能茁壮成长,培育出优良的园林绿化苗木。笔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摸索出多种寒地苗圃高产高效的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经过2年枣树引种和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引进枣树品种梨枣、辽盖1号,利用冬季埋土40~50cm进行防寒越冬,采用每年春季平茬、回缩矮化修剪措施,枣树可以在黑龙江省寒地栽培。栽植当年即可结果,平均株产1.5kg,2年生树平均株产2.8kg。通过鉴选品种特性观察和生长发育规律研究,提出了寒地枣树矮化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通过两年来对绿化菊引种栽培繁育应用的试验,结果表明:绿化菊在佳木斯地区生长良好;不需防寒即能安全越冬。采用延长生育期的方法可使绿化菊种子成熟率提高到85%;是高寒地区绿化美化环境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0.
论黑龙江垦区彩叶花木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垦区园林事业的发展,彩叶花木的生产需要走向产业化,而彩叶花木种类的相对稀少,及应用形式的相对滞后,影响了彩叶花木整体的生产和应用。因此为加快垦区彩叶花木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注重开发野生的彩叶花木资源,引进新、优彩叶花木品种,建立完善的彩叶花木品种生产、展示、销售网络,规范苗木市场,促进生产应用协调发展,依靠科技,增强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