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云南蓝果树的种子采集处理、育苗试验和对苗木生长观测调查,初步研究了云南蓝果树的育苗技术、苗期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云南蓝果树种子无休眼期,宜随采随播,播种1周后开始萌动,25 d出土,种子贮藏方式以混沙贮藏为好。培育的云南蓝果树容器苗210 d即可出圃造林,1 a生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节律呈现出"慢-快-慢"的生长过程,其幼苗的生长高峰为6月~7月,这期间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本溪市马铃薯研究中心暨本溪市马铃薯研究所,于1998年8月19日至21日召开了全省马铃薯高产高效速效栽培技术研讨会,近百人的马铃薯栽培大户,对1998年利用“早大白”种薯创造高产高效速效的经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会者通过大量的实践报告和介绍,无...  相似文献   
3.
云南热区印度紫檀容器育苗基质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出珍贵红木树种印度紫檀在云南热区适宜的容器育苗基质,以咖啡壳、蔗渣、牛粪、火烧土及森林土等当地易于取得的材料为试验对象,配制成6种不同的育苗基质,开展了不同育苗基质对印度紫檀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基质对印度紫檀幼苗的苗高、地径、叶片数量、根系生长以及鲜质量积累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咖啡壳+牛粪基质培育的苗木表现最好,平均苗高、地径、叶片数量、主根长、单株鲜质量比传统纯森林土基质分别高138.46%,44.86%,272.48%,94.91%和557.42%,是较为理想的育苗基质,可用其取代传统的纯森林土基质,在云南热区印度紫檀苗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海南坡垒引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省林科院普文热带林业研究所1964年引种了海南坡垒,经过40年的培育,现已基本成材,40年的观测表明,海南坡垒在普文生长迅速,干形良好,无严重病虫害,达到了引种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容器苗育苗基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普文试验林场中心苗圃开展的思茅松容器苗育苗基质试验,经对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等6个生长指标在8个不同处理基质上的测定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蔗渣 阔叶锯末 牛粪混合基质对思茅松育苗效果较好,在苗木根系生长和全株生物量方面超过了进口丹麦基质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景洪市城区不同类型乔木园林植物的调查,分析了其科的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景洪市乔木园林植物资源丰富,有65科192属294种,其中65科隶属于10个分布区类型、7个变型.景洪市乔木园林植物分布区类型以泛热带广布的科最多,有31科,占总科数的46.77%;其次为世界广布型,有11科,占总科数的16.92%.区系成分中以热带植物为主,共44科,占总科数的67.69%,引进树种占有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7.
在普文热带树木园开展了须弥红豆杉幼苗的露地栽培试验,通过连续观测及数据收集,分析了该试验点须弥红豆杉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须弥红豆杉幼苗适宜在低纬度、低海拔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密度的思茅松中龄林为材料,开展思茅松的生长量观测,对所调查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活立木蓄积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率与密度成反比,活立木蓄积量与密度成正比,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不成规律性;密度对保存率和活立木蓄积量的影响最大,对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的影响次之,对树高的影响最小.综合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得出:最适宜思茅松中龄生长的密度是2m×3m,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最不适宜的密度是1 m×1 m.  相似文献   
9.
农业灌溉用水是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合理的灌溉用水规划是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保障。不同类型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对水的实际需求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传统大水漫灌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在灌溉过程中作物缺水或用水过量都不利于作物生长。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灌溉过程准确估算作物实际用水需求,根据未来农业智能化发展和节水灌溉需求,结合项目实际及农业智能化灌溉理论研究发展现状,以作物实际需水量研究为基础,按作物类型建立全生长周期需水基础数据库及实际需水量决策模型实施按需灌溉。在灌溉区域布置传感器及微型气象监测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监测和采集农田土壤参数,微型气象监测系统监测周边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及辐射等数据,通过LoRa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数据处理终端利用农作物实际需水量灌溉决策模型,综合考虑蒸腾、土壤蒸发、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分析计算得出作物实际需水量,生成灌溉时间、灌溉水量等指令,通过智能灌溉控制系统实现对作物的及时性、精准性灌溉,实现智能化、高效率、可持续的农业用水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作物在不同阶段对土壤质量含水率和土壤圆锥指数的影响,对同一块耕地进行均匀施肥、统一耕作及灌溉后,划分4个区域,分别种植大豆、玉米、蚕豆、绿豆等4种作物。作物收割前22、1 d及收割后33 d,分别对4种农作物种植区土壤的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进行测定。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同一作物在不同阶段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规律,及不同作物在同一阶段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种植作物可以增加土壤表层的土壤质量含水率,同时降低土壤圆锥指数;不同作物对土壤圆锥指数和土壤质量含水率的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线性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土壤质量含水率与土壤圆锥指数之间的定量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