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2篇
  5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的基础上,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的历史、现状、等做了较全面地评述,对现有的研究方法做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为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51系列单片机,设计了一种液压监测的软件及硬件电路系统,克服了一般数字式液压监测仪校正环节复杂、测量精度差、控制方式单一的技术缺陷,解决了其他液压智能仪表需以标准信号输入的要求.性能检测与应用结果表明:该电路系统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性价比高.在节水灌溉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智能水位测控仪在节水灌溉系统中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变频节能节水灌溉系统中对蓄水池水位测控的实际需要,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一种水位测控的硬件及软件电路系统,实现了对蓄水池水位的准确测量与监控。该系统克服了数字式液位测控仪校正环节复杂、预置值温漂、控制方式单一的技术缺陷;屏除了其他智能测控仪表对传感器输入信号要求高、参数编辑过程复杂的应用弊端。性能检测与应用结果表明,该电路系统性能可靠,使用方便,性价比高,并在节水灌溉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杨运经  刘锴  习岗  高宇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16):166-172
针对目前生物延迟发光检测系统利用外置激发光源存在的延迟误差和自然光叠加干扰导致的测量结果重复性不好和可靠性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生物延迟发光辐照光源系统。该光源系统主要由恒温辐照室、三基色RGB-LED(light-emitting diode)矩阵辐照光源、电子快门隔离器及控制电路组成,并与BPCL系列微弱发光测量仪组装在一起使用。在51系列单片机的控制下,该辐照光源系统实现了光源频率和光强的多重选择以及辐照时间的程序化操作,实现了光照与检测之间在同一个暗室通道中通过电子快门的迅速切换,极大的降低了自然光的叠加干扰与延迟误差。背景噪声和稳定性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使平均光子计数的噪声偏差不超过4.5 cps,5次重复测试的相对误差为0.7%,重复测试的延迟发光曲线具有良好的重合度。对萌发玉米延迟发光的测试结果表明,延迟发光曲线的拟合优度R2在0.99以上,应用该系统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分别用Boltzmann统计热力学熵、Shannon信息熵、联合熵分析了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几个样地的熵值。结果表明,在无过度人为干扰情况下,熵值随海拔升高而递减。熵值不仅可作为物种多样性、丰富度的评价指标,而且可以说明系统的稳定性及演替方向。  相似文献   
6.
作为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公共必修课程,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能直接影响到生物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农林、医药高校中,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为了把大学物理学习与生物类专业学习、未来生物学科研工作有效地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自学与创新探索的欲望,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尝试将生物物理学研究成果作为教学案例引入到生物类专业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介绍了构建典型案例库的方法与途径、案例库的核心内容、案例教学的实践效果,并对案例库构建和案例教学在生物类专业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仪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开展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的研究,设计了基于植物本征电位波动的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仪,该系统可以产生幅值高压在6~20kV、输出频率在0.1~15Hz范围内数字式可调的极低频、宽脉宽、上升前沿陡的高压脉冲。用100kV/m、1Hz、80ms脉宽的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处理萌发中的绿豆和玉米种子,发现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对绿豆和玉米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说明基于植物电位波动的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峰值场强为100 kV·m-1、脉宽80 ms、脉冲频率为1 Hz的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ELF-PEF)处理-0.1 MPa的PEG-6000溶液中萌发的绿豆种子,研究了绿豆在萌发过程中鲜重、自发发光、延迟发光、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ELF-PEF对PEG胁迫下萌发的绿豆鲜重、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积分强度促进作用分别达到了28.58%、78.35%和40.6%,说明ELF-PEF可以有效促进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代谢,缓解干旱胁迫对细胞的伤害作用。ELF-PEF通过提高PEG胁迫下萌发绿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萌发绿豆的氧化损伤,ELF-PEF对细胞毛细吸水和代谢吸水的促进可能是其缓解干旱伤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采用峰值场强为100 kV·m-1、脉宽80 ms、脉冲频率为1 Hz的极低频高压脉冲电场(ELF-PEF )处理-0.1 MPa的PEG -6000溶液中萌发的绿豆种子,研究了绿豆在萌发过程中鲜重、自发发光、延迟发光、丙二醛(MDA )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ELF-PEF对PEG胁迫下萌发的绿豆鲜重、自发发光和延迟发光积分强度促进作用分别达到了28.58%、78.35%和40.6%,说明ELF-PEF可以有效促进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生理代谢,缓解干旱胁迫对细胞的伤害作用。ELF-PEF通过提高PEG胁迫下萌发绿豆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缓解干旱胁迫对萌发绿豆的氧化损伤,ELF-PEF对细胞毛细吸水和代谢吸水的促进可能是其缓解干旱伤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能够早期、灵敏、在位和无损检测与评价植物耐盐碱性的方法,将Na Cl、Na2SO4、Na HCO3和Na2CO3配置成复合盐碱溶液对耐盐碱性较弱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和耐盐碱性较强的玉米品种名玉20的玉米幼苗进行盐碱胁迫,采集了盐碱胁迫过程中郑单958和名玉20幼苗叶片电信号,应用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方法得到了2种玉米叶片电信号的边际谱,分析了盐碱胁迫过程中2个玉米品种叶片电信号边际谱熵MSE(marginal spectrum entropy)变化的差异和生物学意义。结果显示:盐碱胁迫过程中,郑单958叶片电信号的MSE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叶片中丙二醛MDA(malondialdehyde)含量迅速升高;名玉20的MSE表现出波动性的变化,MDA含量变化不大,表明郑单958叶片细胞的离子跨膜运输被抑制,名玉20的叶片细胞存在着复杂的代谢调节,盐碱胁迫造成的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可能是叶片电信号MSE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盐碱胁迫下耐盐碱性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的叶片电信号响应指数RI(response index)差异明显,在胁迫2、3和4 d时郑单958的RI值分别比名玉20增长了42%、193%和332%。根据RI值的大小有可能对盐碱胁迫下玉米叶片细胞离子运输和细胞膜伤害的影响程度进行灵敏和早期的定量诊断,进而实现对玉米幼苗期耐盐碱性强弱的在位和无损伤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