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尖峰岭林区的昆虫所采到的标本共有20目约4000余种,其中鳞翅目种类最多,其次为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等。以蛾类为例,灯诱所得虫种数是夜蛾科、尺蛾科和螟蛾科最多,每虫种平均诱到的虫数是燕蛾科和拟灯蛾科最多。在这当中佩夜蛾和条纹绢野螟是数量最多的虫种。从鳞翅目13个科来看,热带山地雨林中分布的种类最多,以下的次序是热带半落叶季雨林、山顶苔藓矮林、热带常绿季雨林。热带山地雨林中植物种类和灯蛾种类均最多,而热带半落叶季雨林中两者的种类均最少。再从两个森林类型之间植物与灯蛾的共有种来说,亦以热带山地雨林为最多。由此可见,该类型是植物和蛾类昆虫种类组成上的中心,并有向上和向下递减的趋势。一些实例证明,天然林中的害虫,当转入人工纯林后,常发展成灾。热带林区昆虫的特点是种类多,数量少,世代多,无休眠,有滞育。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近十多年来,林业生产单位或科学研究部门,往往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或测报某一种害虫始发期和发生量。若能合理掌握开灯时间,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收效甚微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为了初步摸清尖峰岭林区在不同时期害虫的发生情况和探讨不同灯光的诱虫力,我们于1982年1—12月进行了黑光灯诱虫试验,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前言栎蕈粉蚧(Paracoccus pasaniae Borchsenius)是柚木常见的一种害虫,主要在苗期或幼林期为害。严重时,若虫常常集中于幼叶或嫩梢处吸取树液,影响苗木生长或造成枯死。为及早防治,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1982—1983年,我们在海南岛尖峰岭林区,对其生活习性及药剂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资料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主要热带林区之一。该区内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密,林相较完整,多为多层的阔叶混交林,林冠下的灌木丛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昆虫种类多。为摸清本区昆虫种类、分布等情况,1981—1982年对该区进行了初步考察,现将蝗科昆虫的考察结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