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杨树花粉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毛新杨(Populustomentosa×P.boleana)为材料,在掌握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对花粉染色体加倍中减数分裂的有效处理时期以及作用持续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秋水仙溶液处理所获得的花粉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形态较大的花粉,最高可达88%。这种大花粉经花粉染色体检查为2n=38,且均能正常萌发。(2)一般只要是在水培40h左右,花药由淡绿色转为绿黄色以后且未变红前,也就是由细线末期到终变期之前处理,均能取得较好的加倍效果。(3)在有效处理时期内,处理次数与花粉得率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考虑2n花粉比率及花粉量得率,处理次数以3~5次,每次间隔5~7h为宜。  相似文献   
2.
森林基因资源收集保存的要点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联合国有关文件的规定和精神, 对森林基因资源收集保存问题的由来、保存的目的、对象、方式、种类、材料和方法等作了全面、系统的综述。森林基因资源保存是从本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事; 今天已成为全球关切的问题之一。对森林基因资源保存加以研究和付诸行动, 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林学家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毛白杨花粉和种子的辐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正> 我国近年来辐射育种在农作物和果树研究上有较大进展并取得一定成果,培育出的突变品种占世界突变品种的30%,但在林木中报道的却不多。我们从1982年开始研究不同射线对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杂种诱变的影响,大量工作是1984年在北京林业  相似文献   
4.
毛白杨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分布广,栽培历史长,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对北京地区毛白杨的调查,收集了40株60年生以上的古树和60株优树。这些古、优树均有保存价值,因此,建立了基因库,并为发展无性系育种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5.
毛白杨杂交育种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本文从毛白杨的特性及较难育种的背景出发,对如何开展毛白杨杂交育种的战略,进行了探讨。作者改用毛白杨杂种作母本、应用双杂交和回交的育种方式,伴以花粉和种子辐射等技术措施,获得大量杂种苗木,从中选出不少有希望的速生无性系。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超短轮伐期速生杨木生产磺化化学机械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4种4年生毛白杨杂种SCMP的性能可满足生产胶印书刊纸的要求,其中以BL_(101)和BL_(102)A较好:4种1年生中林系号杨树SCMP的性能基本可达到新闻纸的主要技术指标。毛白杨杂种及中林系号杨树前期生长速度极快,采用高密度超短轮伐期的栽培技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优质的造纸用材。  相似文献   
7.
高密度超短轮伐期速生杨木生产磺化化学机械浆(续)天津农学院吴武汉天津轻工业学院陈有庆,刘秋娟北京林业大学林惠斌4结论4.1BL101、BL102A、BL102B和毛新杨X银灰杨4种毛白杨木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磺化预处理对,BL101和BL102A溶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毛新杨(P.tomentosa×P.bolleana)、银灰杨(P.×canescens Smith)、银腺杨(P.alba×P.glandulo-sa)等白杨派内树种和杂种的正交与反交试验,对白杨派内正交与反交的杂交过程及其子代表现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白杨的正交与反交在杂交过程、子代表型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子代表型还具有明显地偏向母本的倾向。杨树的正交与反交应被视为2个不同的杂交组合,二者不能代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