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陈大林业站自1978年开始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阔叶林的试验,采取迹地清理不炼山、封山育林、幼林抚育、抚育间伐等技术措施,取得了很好效果。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阔叶林,有利于保护树种多样性,恢复多树种混交林;生长量大,投资省,见效快;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半天然杉阔混交林分形成、发育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针对砍阔栽杉导致的尖锐矛盾,提出人工栽杉与天然更新阔叶林相结合新的栽培方式.分析半天然杉阀混交林的形成、发育过程,揭示天然阔叶林迹地炼山与不炼山栽杉,所形成林分的种类组成、分布特点、年龄与径级结构、层性等林分结构的差异,为科学培育半天然杉阀混交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材用毛竹丰产林培育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三明台江采育场新兴的竹木混交林中采用全锄、深翻、深翻加施肥、劈草四种垦复措施,3年试验结果表明:深翻加施肥竹林增产效果最大,其次是全锄,单纯的深翻,效果并不理想,且成本较高;对照区劈草抚育对增加新竹显著,但增产幅度不大.新兴竹木混交林,立地条件较好,只要坚持调整竹林结构,每年全锄抚育一次,即可达到丰产林标准,是一种经济合理的丰产林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种虫来源:1985年5月从云南昭通地区永善县海拔1300m的万和乡引入3.5 kg种虫,挂放在海拔200m的三明市岩前乡大叶女贞树上。1986年从昭通市海拔1850—1950m的卡子乡引进6.5kg种虫,分别挂放在三明市洋溪、沙县城关、宁化县禾口乡的大叶女贞树上。 试验内容与方法:定点观察白蜡虫生长发育及生活习性。收蜡花时,测定蜡花厚度、每虫泌蜡量、蜡熔点;采虫时,测定种虫长、宽、口径、怀卵量、雌雄性比。分别取5—10粒种虫,置室内培养皿及室外10株寄主树上,逐日计数孵化虫卵及雌雄虫数,求孵化率。定标准株测定定叶、定杆历期及记录白蜡虫发育的有关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