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菊科蒿属植物新鲜样品共128号38种4变种的茎,叶横切面和比较,分析,叶的类型为等面叶和异面叶,前者多为原始类群且多出现在高海拔与高纬度的长日照干旱地区,后者多为进化或较进化类群且多出现在低海拔与低纬度的短日照湿润地区。  相似文献   
2.
浅谈棕榈科植物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起源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形态特征 棕榈科(Palmae或Arecaceae)属于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初生目(Principes)。全世界约有207属、2800多种;原产我国的有18属、98种,其中我国特有的种有27种,另在我国引种成功并广为种植的外来种有10属、约50种。 该科植物的习性多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单生或丛生,茎通直,通常不分枝,少数属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菊科蒿属植物新鲜样品共128号38种4变种(分别隶属2亚属7组)的茎、叶横切面作比较、分析,叶的类型为等面叶和异面叶,前者多为原始类群且多出现在高海拔与高纬度的长日照干旱地区,后者多为进化或较进化类群且多出现在低海拔与低纬度的短日照湿润地区.茎的结构各组之间差异不大,大多数种类髓发达.其研究结果在分类学和生态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棕榈科植物起源和分化的古植物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古植物学研究记载,棕榈科植物的大化石及化石孢粉,如水椰属(Nypa)、沙巴榈属(Sabal)等分别出现于距今7,000万年  相似文献   
5.
6.
华南植物园位于广州东郊 ,地处亚热带南缘 ,属“暖 (南 )亚热带地区”,区系地理是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与“古热带植物区”的“交汇区”或“过度区”,全园面积 30 0公顷 ,现有天然分布和引种栽培的植物种类达 5 0 0 0种。而园内的“蒲岗自然保护区”、“小青山景观生态区”、经济树木区和其它专类园 (区 ) ,经 40多年天然更替成小片森林者 ,无不体现“热带雨林景观”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本省粤北 ,即中亚热以北地区所不曾存在的。其“热带雨林景观”的特点说明如下 :1.组成森林的植物种类丰富、林冠的层次多 ,林内无明显的建群种 :以园内蒲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