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杨树1年生截干留桩苗的黑绒金龟子发生量与杨树林地土壤含水率、土壤总孔隙度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季气候干旱、土壤含水率较低、土壤总孔隙度较小的条件下,黑绒金龟子发生量较大;杨树截干留桩苗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套袋,对防治黑绒金龟子啃食新生萌芽及嫩叶效果很好,不但能使杨树1年生截干留桩苗保护率达到99%以上,而且还可防止因使用农药防治对环境和土壤造成的污染,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17龄意大利214杨随机区组设计的不同密度,根据树高和胸径生长量用林业统计软件进行蓄积计算,用不同密度下的立木蓄积量来确定最佳的造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4m×6m试验密度尽管单株蓄积不是最高的,但公顷蓄积是最大的,为260.74m^3·hm^-2,该密度林分林木符合大径材标准的株数最多,为87株。因此4m×6m密度是较为丰产的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榛子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榛子用途广泛,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该文主要通过论述我国榛子遗传资源保护、榛子品种选育及榛子无性繁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全面总结我国榛子遗传改良取得的进展,并以此提出我国榛子遗传改良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以期为我国榛子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欧美107杨速生丰产林不同修枝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欧美107杨进行不同强度修枝试验,通过近7a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强度修枝对欧美107杨的胸径、树高、材积、形率和形数、枝下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采取第3年、第5年进行中度修枝能够增加树木材积、增加树干圆满度、提高出材率,获得最大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5.
间种不同农作物对杨树速生丰产林幼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间种不同农作物对中林107杨树速生丰产林幼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7杨与玉米和西瓜间作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其原因为间作玉米、西瓜的土壤含水量高;间种玉米和西瓜的施肥量和肥料三要素比例水平,有利于提高杨树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6.
赴加拿大林业考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948”项目要求,赴加拿大林业考察团经过20天的学习考察,掌握了班克松、东部白松2个优良树种的分布、生长特性,学到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同时又引进了一批优良种子,为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项目任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所谓封山育林就是禁止人们对森林植被的继续破坏,保护尚存林木及其天然更新能力,并针对森林植被的自然状况,加以适宜的人为促进或改造措施,使其按照人们的培育目的迅速成林。一、封山育林成果的调查分析(一)调查分析方法自1984年5月以来,到封山育林有成果的地方进行现场调查.每到一处除了解封山育林的技术措施外,重点是到现场设临时标准地(共设22块),进行标准地调查。与此  相似文献   
8.
对辽宁多年来引种东部白松的生长、物候、生长节律等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东部白松是辽宁引种成功的优良树种,引进优良的种源可以显著地提高生长量。为了保证东部白松在辽宁的科学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云斑鳃金龟子是杨树苗圃地的主要地下害虫,在新民地区,杨树育苗受其危害造成缺苗断垄现象,使圃地I级苗产出率很低.为探索一种有效的综合防治方法,进行灯光加粘虫网诱捕与毒饵综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种方法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Ⅰ级苗产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晚冬-2008年早春,营造在辽宁东部山区的加拿大东部白松种源试验林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以乡土树种红松作对照开展东部白松抗冻优良种源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种源之间,树高、胸径和冻害指数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统计分析、综合评定和聚类分析,筛选出抗冻优良种源是来自北纬44°、西经79°的15号、16号种源和北纬44°、西经77°的4号种源,其树高遗传力为18%,遗传增益为4.9%,地径遗传力为21.8%,遗传增益为6.1%.这3个优良种源的抗冻指数遗传力可达47.6%,能够显著地提高抗冻程度,并可获得显著的增产效益.东部白松的生长量显著高于辽宁省的乡土树种红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