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桓国江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48-148,150
本文在介绍同仁县大面积发生云杉八齿小蠹虫危害的基础上,对云杉八齿小蠹虫的主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作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根据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分析了分布于青海大通东峡林区金露梅灌丛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等基本群落特征,并将金露梅样方以及上层无乔木覆盖灌木为建群层的金露梅样方归为7个群系。结果表明:该群落种类组成丰富;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为主;生活型以地面芽占优;垂直分化明显;7个群系地理位置不同,生态环境特点各异、种类组成不一,因而各个群系中主要灌木种群的分布格局也有特点,不很一致;各群系中主要灌木种群的分布格局一般为集群型,少数随机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青海省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青海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为74.8%;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红砂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红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播深试验表明:红砂种子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种子为0~0.5cm。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温度和播种深度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50℃水浸种发芽率最高为74.8%;恒温分别在20℃、25℃、30℃、变温20~30℃的不同温度处理条件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发芽率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红砂种子萌发率和胚根生长速度明显不同,认为红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0~30℃的变温。播深试验表明:红砂种子为子叶出土发芽类型,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播深红砂种子为0~0.5cm。  相似文献   
6.
青海贵南高海拔沙地沙棘种群根系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土钻取样法研究了生长于流动沙地和固定沙地上的中国沙棘种群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在干旱季节,各土层的根际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为流动沙地大于固定沙地;在湿润季节,根际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减少幅度为固定沙地大于流动沙地。表土层(0~15 cm)中沙棘主根分布量在流动沙地显著高于固定沙地。在不同类型沙地上,沙棘细根分布比例的差异表现为:在干旱季节,土层深度为0~45 cm处,固定沙地(86.7%)显著高于流动沙地(62.4%),而在土层深度大于45 cm处,流动沙地(37.6%)显著高于固定沙地(13.3%);在湿润季节,表土层(0~15 cm)中细根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干旱季节,土层深度大于15 cm的细根分布比例较少,流动沙地仅为13.3%,固定沙地为37.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