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7篇
园艺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浅析农田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喆  张贇 《陕西林业》2006,(6):18-18
现阶段,人们只注重眼前的、直接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农田防护林网调节气候、保护农田、净化环境、美化家园等生态、社会功能,只注重单一的农业经济效益,看不到生态效益带来的长远利益,因而存在载树怕胁地、怕影响农机作业、怕树木见效慢等思想,对农田防护林网的建设存在抵触情绪,对建好的林网也不注重保护,烧麦若、烧秸秆、大型农机具作业时多有破坏,造成年年造林年年破坏的局面。同时,有些部门与林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协调配合不够,多以牺牲林业利益为主,使林业单位基本上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未能形成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格局,未能把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农田防护林网建设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通过近10a的核桃硬枝高接换优关键技术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嫁接管护方法,嫁接成活率达到95%以上,心细管护3a后树形基本恢复,第4年开始挂果,大幅提高了核桃低产林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渭北旱塬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的季风气候,春夏干燥,秋季多雨,春旱、伏旱较为严重。当地林木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冬季缺绿少绿,而大叶女贞以其冠形优美、根系发达、适应性抗性较强、终年常绿且耐修剪、绿化美化效果较好的优点,得到了广大}胃北旱塬群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樊喆 《中国林业》2012,(1):57-57
随着林改的不断深入,林农对经营经济林、山林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加快林农掌握林业实用技术的速度,成为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最为有效的方式。在培训时,笔者发现存在一些制约培训效果的问题,急需采取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文化素质低,影响培训效果。林农文化素质较低,极大地影  相似文献   
5.
从造林时间、树种选择、苗木处理及整地、栽植每一个环节,对提高荒山植苗造林成活率的方法、措施进行了实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提高成活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周公庙风景区园林绿化建设中,经验与问题并存,从规划设计入手,探讨了选用寓意深刻的园林绿化树种,形成优美的生态景观,以体现不同地段的深厚的人文历史及游憩功能.以"精品工程"为目标,严把苗木的质量、调运、检疫检验、栽植等关键环节,建立完善的管护制度,建成了景观优美,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生机盎然、功能完善的周公庙--凤凰山风景公园.但存在的协调性差等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通过对岐山县乡土树种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阐述岐山县在乡土树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的优势,得出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的园林绿化是今后乃至将来的正确出路,并为其推广应用提出合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荣军  樊喆 《中国林业》2012,(13):31-31
陕西省岐山县纵跨秦岭北坡、关中平原和渭北丘陵低山区,沟壑纵横,台塬坡地占比重比较大。近几年,这些台塬坡地出现了大片撂荒的现象,农民耕种的积极性逐年降低,发展核桃经济林、大力推进多种经营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一项增收致富的途径。2009年以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岐山县借政策东风,迎合农民的需求,两年时间发展核桃经济林8000余亩,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核桃经济林面积已达16,000余亩。核桃经济林的建设,已为农民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绿色银行。一、领导重视自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上至中央下至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林业事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林业的大发展不仅能够解决生态环境日益退化的问题,更可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