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山荞麦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其应用研究现状,对山荞麦在城市绿化中的优势及生态效果加以综述,详细解释其用途和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能够形成不同的森林群落,探究森林群落类型和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有利于促进森林群落土壤养分循环,维持森林群落稳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以甘肃裕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乔木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地—物种和样地—土壤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树(MRT)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对天然...  相似文献   
3.
河西走廊荒漠区土壤物理性质沿降水梯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质量、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和土壤养分吸收利用与土壤物理性质有密切联系。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民乐县至高台县自东向西的天然降水梯度上,选择荒漠区的7个研究点对土壤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分别采集42个土壤样品,在野外采用张力入渗仪测定饱和导水率,室内采用常规方法对土壤容重、孔隙度、颗粒组成等项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360~100mm的降水梯度上,荒漠土壤粉粒和黏粒含量降低,砂粒含量增加;伴随着土壤的粗粒化,引起土体的风散和结构的破坏,使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持水性能下降等一系列物理性质的恶化。土壤表层、亚表层饱和导水率Ksat和变异系数Cv分别为70.0%和86.3%,均是土壤表层和亚表层各物理性质中变异系数最高的。  相似文献   
4.
森林文化和森林思想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它们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逐渐丰富完善。民族性格是在民族文化体系基础上形成的深层的民族精神状态,隶属于民族文化范畴。森林思想所蕴含着的集体无意识,影响着民族性格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论森林文化和森林思想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文化和森林思想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它们伴随着人类的进步而逐渐丰富完善。民族性格是在民族文化体系基础上形成的深层的民族精神状态,隶属于民族文化范畴。森林思想所蕴含着的集体无意识,影响着民族性格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兰州市北山仁寿山省人大官山林场选取人工灌溉下造林年限相同、立地条件相似的侧柏×榆树(S1)、侧柏×山毛桃(S2)、侧柏×山杏(S3)、侧柏×刺槐(S4)、侧柏纯林(S5)为研究对象,探讨土壤和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侧柏叶片C、N、P含量均表现为S4S3S2S1S5,各混交林的均大于纯林;侧柏叶片C∶N表现出与C、N、P的含量呈现相反的趋势;N∶P14,说明该区域植物生长总体上受N元素限制。(2)不同林分土壤C、N、P含量均表现为S4S3S2S1S5,各混交林的均大于纯林;随土层深度加深而降低,土壤养分"表聚"特征明显;C∶N略高于全国森林土壤的平均水平,C∶P和N∶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该区土壤对植物生长所需的N元素供应不足。(3)相关分析表明,该区域侧柏叶片的C、N、P含量变化和土壤C、N、P含量变化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土壤C、N、P供应量对侧柏叶片C、N、P含量影响不大。综上所述,兰州市北山侧柏混交林较侧柏纯林具有更好的固碳能力和养分稳定性,该区植被恢复中应合理营造混交林,以促进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7.
在兰州市北山仁寿山官山林场选取人工灌溉下造林年限相同、立地条件相似的5种典型侧柏人工林地,对其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1)树种组成和土层深度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持水量有显著影响;(2)0~100 cm土层,各林地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与田间持水量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林地间差异显著(P<0.05);(3)侧柏×刺槐混交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总体优于其他4种林地,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城市绿地植物释放挥发物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用热脱附-气质联用(TDS-GC/MS)分析技术,对再生水及自来水灌溉条件下的3种北方城市绿化主要草种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所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进行测定,得到再生水和自来水2种不同水质灌溉条件下3种草坪草BVOCs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3种草坪草释放的挥发性有机物BVOCs主要为萜类、烷烃类、醛类、醇类、酯类、酸类和酮类7类,并且使用再生水灌溉与自来水灌溉相比,3种草坪草释放的BVOCs无明显差异。这表明,使用再生水灌溉城市绿地草坪不会对大气组分产生明显影响,再生水可作为城市绿地草坪生态用水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兰州南北两山侧柏人工林下草本层植物的 α 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方法】以兰州南北两山侧柏人工同龄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林下草本层植物的 α 多样性进行研究。 【结果】1)兰州南北两山侧柏人工林下草本层植物共有 39 种,其中在两山均出现的有 13 种,在南山区出现的有 30 种,在北山区出现的有 22 种;2)兰州南北两山侧柏人工林下草本层植物 α 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海拔、坡向及坡度,且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随坡向变化表现为阴坡>阳坡,物种均匀度随坡度增大而减小;3)兰州南北两山侧柏人工林下草本层群落整体呈正向演替,且南山区林下草本层群落的演替进程快于北山区。【结论】兰州南北两山侧柏林下草本层植物的 α 多样性较低,但发展趋势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青藏高原东缘尕海湿地不同植被退化程度样地(未退化healthy vegetation(CK)、轻度退化slightly degraded vegetation(SD)、中度退化moderately degraded vegetation(MD)和重度退化heavily degraded vegetation(HD))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被退化对湿地土壤不同层次总碳、活性碳、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并计算了各退化程度的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除HD的活性炭外,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碳均随土层的增加而减少,0~40 cm平均总有机碳含量为CK > SD > MD > HD,CK显著高于其他退化阶段;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为CK > MD > SD > HD,植被退化显著降低土壤活性有机碳,尤其0~10 cm,10~20 cm土层的土壤活性碳比CK分别下降了72.31%和53.31%;CK和SD的微生物量碳随土层加深显著降低,HD恰好相反,0~40 cm平均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为MD > CK > SD > HD,MD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而HD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量碳;尕海湿地0~40 cm土层的碳库各项指数受表层的影响比较大,植被退化能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的总有机碳、稳态碳和碳库指数,而显著增加湿地碳库活度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